拆局︱新政府重提郊园建屋 推翻林郑土地大辩论 高球场可翻案?

撰文: 林剑
出版:更新:

新政府视土地房屋问题为重中之重,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近日重提在郊野公园边陲地带建屋,拟于大榄隧道西南面用地建公营房屋,提供3.5万个单位,可缩短公屋轮候时间至5年内。
在郊野公园边陲地带建屋,源于梁振英任特首付间的建议,当时政府委托房协研究两个边陲地带建屋的可行性,其中一个便是大榄隧道附近,但林郑月娥“土地大辩论”后由于支持度低而放弃,连原先的研究亦一并叫停。
政府换届未够一个月,陈茂波即推翻前朝决定,郊园边陲建屋命运可谓“翻转再翻转”,有一直支持在大榄郊园边陲起楼的“梁粉”认为,“迟到好过无到”,未来应更多开发郊园边陲,增加房屋供应。但亦有人批评政府此举显示对民意的不重视,担心按此逻辑,就连政府承诺局部收回的粉岭高尔夫球场,未来发展都存在变数。

林郑曾反驳:有咁易一早做咗啦

梁振英于2017年任内最后一份《施政报告》提出,委托房协就开发大榄及马鞍山郊野公园边陲地带做可行性研究,项目包括兴建居屋和老人院舍。到林郑月娥上任后,2018年启动为期5个月的“土地大辩论”,最终在18个选项中选取8个优先选项,报告获政府采纳。郊野公园边陲地带的选项,由于支持度较低遭到搁置,原先房协未完成的研究亦被叫停。

不过,“土地大辩论”咨询过程受到建制派诟病,例如问卷形式被指似“点心纸”,市民无从了解各选项的实际情况及优劣,结果有欠科学,因此建制内部一直酝酿推翻“土地大辩论”部份结果。

至去年4、5月起,梁振英重提在大榄郊野公园边陲地带建屋,称只需用70公顷土地就能提供2万5千个实用面积500呎的居屋单位。林郑月娥其后隔空反驳指,开发郊园边陲,程序上比其他土地更难,“如果郊野公园或郊野公园边陲咁有吸引力,应该一早做咗啦”,更称房协的研究工作本身亦无从入手,叫停是“德政”。

如今新政府上任未足一个月,口径即有变化。须知道,陈茂波早在梁振英政府中,已先后担任发展局局长及财政司司长,历仕三朝,对政府觅地、房屋政策有丰富经验,这些政策上的“轻口风”,不可能毫无根据。李家超上任后,锐意加快建屋速度及土地开发,成立“土地及房屋供应统筹组”更新政府工作计划,重新考虑开发郊野公园边陲,很可能是“新人事、新作风”下的其中一项政策转向。

林健锋欢迎:显示政府有新思维

经民联副主席、行政会议成员林健锋欢迎财爷建议,认为这反映新政府的新思维。他指,过去几年本港的房屋供应紧张,加上政府早年没有积极将生地转化为熟地,令香港未来的土地房屋供应面临艰巨挑战,个人一直要求政府研究发展绿化地带,开拓土地资源。他强调,这并非指一些具有高保育价值的郊野公园,而是邻近市区、现时多为荒废状态的低价值绿化地带。

他提到,过往“见缝插针”式规划引起不少问题,将来规划“北部都会区”时,应为发展土地房屋拆墙松绑,在保护郊野公园前提下,发展生态价值不高、邻近“熟地”的边陲绿化地带;将新界地积比增加至同九龙区看齐。林健锋指,政府亦要重新检视沙岭殡葬城等项目,在规划上顾及内地及香港的长远及整体发展需要。

民建联发展事务发言人刘国勋回复笔者指,土地开发理应多管齐下,“郊野公园”范围自曾荫权年代起只加不减,但成熟的政府应该实事求是地研究有什么地方值得发展。他指,当日“土地大辩论”的形式有一定局限:“公众可能一听到‘郊野公园’四个字,就以为是一片绿油油的地带,所以就反对,但其实并不一定,可能一些地点本身没什么生态价值。”他认为棕地发展始终要顾及棕土作业的重置,但郊野公园边陲用地大都无人使用,发展起来可以更快。

刘炳章:各区都应开发郊园边陲地

一直主张在大榄郊园边陲建屋的全国政协委员刘炳章亦表示,支持陈茂波的建议,认为“迟到好过无到”,政府早应多管齐下增加土地供应,特别是发展生态价值低的郊园边地带。本身是测量师的刘炳章指,大榄选址邻近三号干线、西铁锦上路站,交通方便,他曾与其他专业人士做实地研究,大榄郊园边陲地约170公顷,倘当中60公顷用作建屋,已可建2.5万个单位,亦可兴建安老院等设施,认为政府手握大量资源,应尽快推展。

对于陈茂波称非有意“大搞”郊野公园,刘炳章指,全港有40%土地为郊野公园,世上罕见,认为全港各区都应该开发生态价值低的郊园边陲地。

林郑月娥与李家超。(资料图片)

高球场发展遭地区力量阻挠岌岌可危

但这亦衍生另一个疑问:“土地大辩论”另一个重点争议选项,即占地逾170公顷的粉岭高尔夫球场,主要触动商界及高球界的利益。当时在民主派及民间团体力推之下,政府最终节衷同意收回粉锦公路以东32公顷用地,计划于2023年用地归还政府后,展开土地平整工程配合日后的公营房屋发展。

既然政府有意推翻“土地大辩论”结果,在政治上,亦难免令人担心高球场发展会否也步上后尘,发展建议被轻易推翻?政府较早前向区议会正式提交文件,建议用粉岭高球场32公顷土地中的9.54公顷作公营房屋及政府、机构或社区发展,其余逾六成用地则划作保育区域。不过北区区议会在6月中旬通过议案,表明反对粉岭高球场局部发展,要求先改善社区配套及交通挤塞问题。刘国勋当时表示认同区议会意见,认为城规会应重新考虑,暂停有关申请,并建议政府连同整个“北部都会区”再重新规划。

刘国勋:粉岭高球场发展有需要重新研究

刘国勋向笔者表示,政府任何政策都不可能“一本通书睇到老”,在不同环境下要有所变化,在粉岭高球场争议期间,还未有“北部都会区”的概念,但如今情况有变,发展时需要基建先行,政府理应整全规划,重新研究相关范围的发展模式。“先不说新政府上任,就算是未换届前,林郑月娥自己也说过对新界北‘更新了一些看法’吧?”因此他认为粉岭高球场发展有需要重新整全研究。

一名拥有高球场会籍的政界人士表示,高球会过去确实予人“权贵”形象,但他指被收回的“旧场”是“小型原始森林”,当中有明朝文物、具保育价值的动物群如飞蛾和蝙蝠,无理由用“永久破坏性”的方法处理,而且地区交通亦难以负担。

陈剑青:如同“玩市民一镬”

本土研究社成员陈剑青则指,开发郊野公园边陲地早在2013年陈茂波任发展局局长期间已经提出,其后上届政府搁置,现任特首李家超上任前也未有改变态度,但现时上任不够一个月政府就有如此大的立场变化,认为在整个过程中,似乎民意在土地发展的过程中未得到重视,当日咨询形式就算再不济,起码有个公众参与过程,但最终变成一种“形而上的讨论”。

他质疑:“其实城市发展到最后用家都是广大市民,如果有民意基础的建议不做,做一些大家不想要的选项,如此‘玩市民一镬’,日后如何取信民呢?”长春社公共事务经理吴希近日亦指,不开发郊野公园是“土地大辩论”共识,但坊间仍有声音要求发展,担心方案死灰复燃。

发展局:不排除任何增加土地供应选项

发展局回复查询时表示,新一届政府正全力以赴、多管齐下,全方位寻求能增加土地供应的方法,冀能尽快纾缓基层市民的生活环境,现时政府正进行新一轮绿化地带用地检讨,“但不排除其他任何有助增加土地供应的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