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艺界轰关闭处所一刀切:即断资助收入 霍启刚倡检讨封馆标准
政府上周五(7日)起因应疫情收紧防疫措施,多项大型活动取消,部分娱乐处所及康文署场地都要关闭,体育和演艺界深受影响。立法会体育、演艺、文化及出版界议员霍启刚今日(13日)联同业界代表召开网上记者会,简介业界在新措施下的影响。
有业界人士扬言,对政府一刀切关闭处所感到十分愤怒,血本无归之余人才不断流失,要求政府“完善补贴制度”,按照业界的不同需要精准补偿,向从业员发放补贴,以及勿再“一刀切”勒令关闭。
霍启刚:业界一向谨守防疫规则
霍启刚表示,政府突然收紧防疫措施,令业界完全“措手不及,不知所措”,他明白特首林郑月娥所指“不是要惩罚行业”的说法,但相对地都希望政府可切身处地了解业界的苦况。他指不少防疫措施如“安心出行”、戴口罩等,业界已跟足百分百,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每次一宣布关闭处所都是“一刀切”,导致大家损失惨重。
霍启刚指,过去3天透过网上问卷了解业界状况,收到约700份回复,当中五成半人是前线员工。结果指出,85.2%受访者受今次措施影响,失去即时收入;九成受访者对农历新年前放宽防疫措施不感乐观。而防疫措施维持时间愈长,对业界影响愈大:维持到3个月或以上,94.4%受访者表示对其机构有“较大影响”及“严重影响”,具体包括“减薪超过五成”、“结业”及“裁员”等;有95.4%受访者希望政府直接提供金钱补偿,亦有51.3%受访者希望容许进入场地办公,继续维持收入。
就最新一轮防疫抗疫基金,短期而言,霍启刚要求按面积计算健身中心及体育处所的津贴金额;提高电影业界的津贴金额;扩阔资助受惠对象;提高对业界从业员的资助额;为前线教练及自由工作者提供弹性认证;开放康文署场地练习及网上串流播放;豁免城市电脑售票网退票手续费;就政府资助剧目维持全数资助额;尽快发放补助。中长期而言,他要求政府为受影响团体提供优先租场及租金减免,并检视文艺处所的封馆标准,放弃目前“一刀切”的即时闭馆方案。
业界批政府一刀切关闭场所
八和会馆副主席龙贯天表示,政府抗疫工作自然会支持,业界一向奉公守法,可是如此“一刀切”关闭所有场地,对业界冲击极大,“吊盐水都冇机会,直头系死路一条”,他要求政府弹性处理,降低入场人数,有限度开放场地予业界排练或透过网上演出,并且增加资助额。
香港戏剧协会副会长、中英剧团艺术总监张可坚提到,演艺业界工作时从来不会“周围走”或是除口罩,反问为何要如此“一刀切”关闭场地。他特别提到,演出取消后剧团要退出,相关的行政成本又要剧团自己支付,举例指透过城市电脑售票网退票,每张至少涉及33元的手续费,但业界由于处所关闭、演出取消已经没有收入,怎可能负担得到这些开支。而基于演出取消,政府原先对演艺界的资助都会没了。
香港演出业协会副主席许冰心指,收紧社交距离措施14天,影响的远远不止14天,因为一场演出由筹备、“埋班”、宣传,涉及长时间的程序,政府如此一停两星期,实际上未来3个月有过百场演出受到影响。现时既没收入,但付出的订金、场租一时无法拿回,“好多钱已经垫支咗”,现金流有很大压力。况且政府防疫措施需要每一、两星期更新一次,可是业界每筹备一次演出,动辄就是几个月,如此急速变动的环境,令业界无所适从。
员工朝不保夕“转晒做foodpanda”
许冰心又慨叹,演出业本身有许多年轻人会喜欢,甚至会亲身参与台前幕后工作,是个大有可为的产业,可是过去两年疫情下生活朝不保夕,人才不断流失,“有啲年青人才,已经转晒去做foodpanda(外卖员)。佢哋会觉得,就算开返馆都开唔到工,点可能放弃正职,去博你一、两个演出项目?”她指政府短期援助措施、金钱资助固然要做,但都要长远想想业界如何生存:“系咪日后都要咁样关闭?”香港戏院商会理事长袁彦文也慨叹,疫情下已有很多戏院员工离开本行,连UA如此大的院线都可以倒闭。
室内攀石场负责人何善挥表示,政府关闭体育场地的措施太过“一刀切”,连户外活动都受影响。中国香港体适能总会行政总监黄永森批评,政府“一刀切”的做法令业界“十分愤怒”,因为很多人都“遍体鳞伤”,认为政府关闭体育场地不应该以“机关枪”形式全部关闭、一个不留,而应该做“狙击手”,针对传播病毒风险较高的场所就够。
黄永森指,疫情下业界的收入本身已回不到疫情前;更令他感到不合理的是食肆传染风险较高,都尚且可以有限度营业,能做午市、外卖,但为何体育工作者就要“一刀切”停业,连设限营运都不准,要求政府“完善补贴制度”。
此外,民建联立法会议员葛珮帆也去信政府,要求新一轮防疫抗疫基金,一并支援洗碗业、美容业、跨境货运及幼稚园业界等,促请政府向其他所有受影响的行业提供适切帮助,共渡时艰。
▼1.5特首林郑月娥公布收紧防疫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