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刚批林郑觅地无功 讽如酒楼部长:无点心供应还说不在乎快慢
被视为“梁粉”的全国政协委员张志刚今天(10日)在报章撰文,称特首林郑月娥带领的本届政府由推“土地大辩论”开始,已可判断其觅地建屋是“师老无功”,又指“土地大辩论”的“点心纸”并不是真正的“点心纸”,“表面上民主,但实际则是自相矛盾”。
张志刚讥讽林郑犹如“酒楼部长”,提到当日划“点心纸”的市民只知自己“肚饿”,须尽快“填肚”,惟市民三年前划了“点心纸”,等了三年也没有点心供应,“酒楼部长还要加一句‘点心供应不在乎快慢!’”,批评三年前的大辩论完全是“耽误战机”、白花时间。
批土地大辩论如“耽误战机”
近期动作频频的张志刚在《明报》以《望着海一片》为题撰文,他先赞扬团结香港基金对本港房屋问题“尽心尽力”、“锲而不舍”,但每次看完基金会的报告,心里也会有种说不出的难受,“因为每次报告,都是描绘出一片灰蒙蒙的景象——私楼供应严重不足,公屋排队愈排愈长。我们的现况,就好像进入了一条不知何时才见到出口的隧道,大家就只是等呀等。”林郑月娥上月回应传媒时称,觅地建屋不在于快慢而在于后果。张志刚再狠批有关言论,指市民犹如只能继续在黑暗的隧道中干等,就像列车遇上故障一样,停在漆黑的隧道内,迟滞不前。
张志刚续指,本届政府由推出“土地大辩论”开始,已可判断其觅地建屋是“师老无功”,本港房屋问题自二战开始已是老问题,处理了几十年,问题的本质也一清二楚,处理方法也就是那一堆,认为即使是团结香港基金提出的解决方案,也只是旧事重提,没有新花样,认为三年前花时间大辩论,完全是“耽误战机”、“白花时间”。
斥“点心纸”实际上自相矛盾
张志刚批评,“土地大辩论”的公开咨询完全用错方法,认为“点心纸”并不是真正的“点心纸”,“一般‘点心纸’内的虾饺烧卖叉烧包,大家都一清二楚,可以自由选择,但‘土地大辩论’那张所谓‘点心纸’,每一项后面都是一大堆元素,既深且广,而且非常技术性,一般市民根本无法掌握”。
他续指,“点心纸”表面民主,但实际则是自相矛盾,他以“发展郊野公园边陲地带两个试点”选项为例,专责小组指此选项在电话调查中获得过半数受访者支持,但此选项及“发展郊野公园边陲地带其他地点”选项于其他渠道中显示支持度明显较低,收集到的意见亦以原则性反对为主,反映“点心纸”是实际上自相矛盾。
张志刚更讥讽林郑犹如“酒楼部长”,划“点心纸”的市民只知自己“肚饿”,须尽快“填肚”,但还花时间介绍“南北点心异同”,市民划了“点心纸”后,等了三年也没有点心供应,“酒楼部长还要加一句‘点心供应不在乎快慢!’”
称中学生也知13年内“搞不定”明日大屿
张在文末狠批“明日大屿”,指不可能把香港房屋问题只押注在“明日大屿”身上,称自己在过去几周凡遇到有熟悉工程的人士,也会向他们请教,“明日大屿”是否真的可以在13年内搞定,答案几乎一致认为“无可能”,“13年可以把‘明日大屿’搞定?那根本不需请教工程师,中学生也可以判断:搞不定。”
他引述一名“先生”的说话,指特区政府不惜工本倾全力填海,但只在东大屿海域先填一丁点土地,只盖一两幢楼房,没有大桥连线,每天乘搭小轮出入,反问这是“明日大屿”抑或“明日大屿灯塔”,“那大概是梅艳芳的名曲《似水流年》中的几句:‘望着海一片,满怀倦,无泪也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