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丨大湾区生物科技联盟黄达东:疫情令产能大增 冀助业界发声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逾一年,不过有危亦有机,国产口罩、疫苗研发工作乘势而起。粤港澳大湾区生物科技联盟会长黄达东接受专访时表示,疫情令大湾区的产能有“跳跃式进步”,不少检测产品得到欧洲国家都批准“home use approval”(家用许可),除了令大湾区受惠,亦对抗疫本身有很大帮助,认为相关生科企业日后可成功转型。
不过,黄达东坦言,目前在大湾区发展生物科技仍面对不少挑战,例如在数据、样本等方面仍受法规所限难以交流,期盼地方政府找到可行方案,而联盟亦希望扮演桥梁角色,将收集到的业界意见向各地政府反映。他相信结合大湾区的优势,生物科技将可成为本港的另一发展引擎,认为本港青年人在了解行业后,亦不会太抗拒在大湾区投身生物科技的行业。
疫情有如分水岭 无碍大湾区生物科技发展
虽然现时疫情仍未完全受控,但随着疫苗接种普及,世界将踏入“后疫情时代”。黄达东指,社会现时对生物科技的需求殷切,例如以往大家有身体不适才会检查,但因为疫情,大家即使没有不适都会检查清楚,以防被感染,他认为对整个健康产业而言“走前了一大步”。
黄达东指,全世界对抗疫相关设备的需求很大,而中国在这方面发展成熟,技术水平亦很高,加上内地的疫情相对受控,故内地很早开始复产,令内地有充分优势发展有关产业,直言疫情令大湾区产能有“跳跃式进步”,“这么大的疫情,(企业)能否把握是一个分水岭。把握到的企业,其产能与收入会上升。”他提到,疫情之下由早期核酸检测,发展至之后的抗体检查,最后的抗原检测,欧洲不少国家都已批准中国产品的“home use approval”(家用许可),他认为这对抗疫有很大帮助,因为检测无需再牵涉化验所。
法规问题仍未处理 联盟望在业界政府间搭桥
大湾区内仍有不少范畴仍未流通,黄达东举例指,生物科技上的互联互通,应包括人才、资金、技术、数据、样本、医药等方面,当中即使人才、技术方面不难处理,但数据、样本、药物等交流要如何在大湾区内合法、专业地推动,则有不少工作需要发展。黄续指,相信“港医港药”将随试点先行先试很快成事,但数据、样本等受法规限制的部份,关键在于各地政府,他期望区内地方政府在法律、政策上、以至科技专业的层面上找到方案。他提到,联盟亦朝政府政策、学术研究、产品研发、产业发展及用家参与的五个领域的方向尝试改善业界环境。
黄达东表示,大湾区生物科技联盟会透过市场调查,了解业界对行业本身的看法,例如有何发展机会,该如何拆墙松绑等,联盟都会在收集意见后向地区政府反映。“我觉得政府很多时都有规划,但要如何‘落地’?由倡议到发生之间其实有一段距离,我们很乐意扮演桥梁角色。”
大湾区生物科技联盟将于在5月底举行论坛,届时将邀请政府部门、相关专家讨论,让不同的持份者分享看法,推进共识,并在本年底参与联盟之“香港国际生物科技展”,他期望届时能有大湾区的展区。
港青愿加入大湾区?黄达东:需要过程
经过近年政治事件,不少本港年轻人对内地仍有一定抗拒。对于年青人是否愿意投身到大湾区的生物科技发展,黄达东认为需要一定过程,“凡事不可以太急进”,而联盟除了是科技的沟通平台,亦可以是年轻人寻找一致性的平台。黄远东打比方指,“如果希望开立化验所的话,不管是在深圳还是香港,都要通过ISO15189的《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要求》。生物科技着重是否有效,尊重客观、科学,work就work,唔work就唔work,不如文化等有主观喜恶。”他强调自己以乐见其成的态度看待此事,亦相信年轻人有更多了解后,情况自然会有好转。
外界一般认为疫情会随疫苗接种而受控,大湾区的相关企业会否随需求急跌而面对产能过盛问题?黄达东说对此比较乐观,“如果经历世纪疫情,这些企业都能生存,就证明这些企业适应能力及竞争性有一定水平。如果由没有疫情到有疫情他们都行,由疫情到好转时,他们能将服务转化到其他服务吧。”他相信,随疫情回落,有关需求自然会有变化,但预料专注检测相关服务的企业,可借着对健康的关注度增加,转型成健康检查、保健方面等产品。
香港管理、市场策划优秀 与大湾区优势互补
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各个城市各有不同的优势、特色,黄达东认为香港在法律制度、海外认受性、融资方面都有优势,而且别具重要性。他解释,“很多生物科技的投资期很长,特别是药物及设备的投资周期比较长,需要海外资金投放在这个市场,而全世界知名的的生物科投资者大多都在欧美,他们更乐意以香港作为平台投资,加上临床服务报告方面,香港的认受性都比较好。”他又指,香港在管理、市场策划、产品方面都比较好。
内地方面,黄达东认为优势在于人才培养、土地资源以至产业发展。他举例指,欧美等地很多疫情相关的产品,都主要转由中国以至大湾区出口,又指广东省在2018-19年的医疗产业消费额更是排全国第一,产能亦是首五名内,相信香港与内地在大湾区可起互补性,日后生物科技将有蓬勃的发展。
黄达东指香港以往侧重在房地产发展,故对香港人而言增加一至两个产业亦是好事,能避免产业过份单一化。他又称,以前在香港选修生物学的人,毕业之后可能只能教书,但现在则可以在化验所工作,又可考虑生物科技公司的销售部门,甚至产品研发等,在各个领域都有就业机会,料生物科技可成为香港另一个发展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