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3服务|去年提供755万次服务 AI机械人每月解答逾万查询

撰文: 吴焜曜
出版:更新:

政府去年优化1823联络中心服务,工联会立法会议员陈颖欣今日(6月11日)提出质询,询问现时1823各服务环节应用人工智能(AI)技术的比率、使用AI技术或人工处理个案的数目。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回应指,政府已于中心各服务环节使用AI,加快个案处理速度。孙东同时表扬管理1823的9名公务员及数百名非公务员合约员工,形容他们的工作表现令其满意。

1823去年服务次数达755万次。 (数字政策办公室影片截图)

孙东表示,1823现时提供24小时服务,接收市民对23个部门的投诉和服务要求,市民亦可透过流动应用程式、网站、电邮及电子表格等渠道使用服务。孙东指,在2024年,1823共提供755万次服务。在运作流程方面,1823收到查询会直接解答,投诉则会转介到相关部门。

孙东说,1823在各服务环节使用人工智能。图为记者使用1823 AI聊天机器人,机器人无法回答并建议使用相关部门服务。(1823网站截图)

四环节采用AI提速 孙东:使用比例持续上升

孙东说,1823在各服务环节使用人工智能,令工作智能、自动化,可分为四项措施:

第一,1823在个案分流阶段使用AI语音识别及演算法以分析内容,并分配个案给熟悉所涉范畴的职员处理。至于需要转介的个案,则使用“业务规则引擎”及地政总署的“地理资讯平台”,根据个案性质、时间及地点等因素,迅速转介个案至相关部门指定单位。

第二,书面查询会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 AI)协助草拟回复,以提升个案处理速度。

第三,1823利用AI语音转文字技术,加快工作流程。

陈颖欣议员提出质询。(立法会直播)

第四,自2023年起,1823逐步提供并加强AI聊天机械人,有具备AI语音识别功能的智能化互动电话,以及网上自助查询等数码自助服务渠道,实时处理市民的常见查询,从而把资源集中在较复杂的个案。

孙东强调,1823的主要工作环节已引入不同AI技术以提升个案接收、分流、转介、处理和解决效能,使用比例正持续上升。

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今出席立法会大会回应议员质询。(立法会直播)

数码自助服务超越人工 AI机械人及时解答率逾九成

在使用量方面,孙东指,2023年1823数码自助服务使用量达到390万次,首次超越人工服务,去年更增加一成,占总额56%,即426万次。他说,AI机械人现时每月解答逾万查询,较2023年上升两倍,及时解答率更超过九成。客户满意度方面,以5分为满分,2024年的整体客户满意度为4.6分,较上两年度为高。

孙东说会继续分析营运数据及个案处理流程,加强1823个案分流转介机制,以及在不同环节及界面广泛试行使用AI技术。未来会从电邮智能提取个案资料并自动连接个案管理系统,提供个案进度数码自助查询,加强聊天机械人的解答能力,以提升营运效率及用户体验。

北京“接诉即办”改革论坛。(北京市人民政府图片)

陈颖欣促学到北京“每月一题” 孙东:有参考

陈颖欣表示,去年获邀参与北京“接诉即办”的改革论坛,学习以“枫桥经验”改善社会治理体系,用大数据掌握社情民意,将问题解决于萌芽,做到高效办理、主动治理。她建议局方可参考北京模式,用“每月一题”的工作机制,以大数据筛选1823投诉中,长期困扰市民的难题,并作出分类,在问题未恶化之前完善政策,用AI和大数据驱动以人为本的城市治理现代化。

孙东回应指,局方有参考内地的12345热线,作出“每月一题”。他指12345会聚焦处理有大量同类型个案的难题,每月就一个主题选取2至3个具体民生问题进行事项治理,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局方会借鉴内地管治方案,改进工作。

接诉即办指北京市为促进基层民生服务而采取的一种重要举措和创新机制,即以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为主渠道的群众诉求快速响应机制。(资料图片)

遇到难厘清主事部门个案 交政务司副司长定夺

孙东表示,1823会整理数据,定期交予相关部门,包括各项方案、统计数据及分析报告。部门可以综合分析相关数据、部门营运数据及其他渠道收集的资料,识别可改善地方,配合部门总体营运策略及工作优次,提升服务质素。

地区治理领导委员会,督导和指示各决策局及部门就地区关注的议题制订应对策略方针。(政府新闻处)

孙东强调,去年由政务司司长陈国基领导的“地区治理领导委员会”已就涉及多个部门的地区投诉,厘清主事部门,优化1823投诉处理机制。若遇到难以厘清主事部门的个案,会交由政务司副司长作最终定夺,以加快处理地区事务投诉。

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中心(HKGAI)开发、本港首个自主研发的AI大语言模型(LLM)HKGAI V1。 (科大网页图片)

黄锦辉倡用HKGAI V1优化1823 邓家彪关注冒名投诉

选委界议员黄锦辉问局方会否利用HKGAI V1模型优化1823软件。孙东回应指政府会推出供市民使用的HKGAI“港话通”版本,解答市民问题。另外,政府亦于“智方便”开放了5500个政府数据集,未来会开放更多数据。

邓家彪分享曾有人冒认他进行投诉,建议实行实名投诉,以防范动机不良的投诉。(立法会直播)

九龙东议员邓家彪则分享自己曾收到1823来电,回应“邓家彪议员办事处的投诉”,但是那个投诉并不是由他们做出,而是某身份不明的市民。邓家彪建议政府考虑将投诉功能与智方便融合,实行实名投诉,让公职人员清楚知道投诉来源,并防范动机不良的投诉。

孙东:已优化投诉机制 最长29天内解决问题

孙东指,去年已优化1823投诉机制,会第一时间转介给主事部门处理,有明确要求处理时间。目前,部门需于接获投诉7天内决定是否受理,如果部门不能处理,则会转介至下一部门。如果仍然无法处理,会转介到当去民政专员,如有需要可将个案呈递给地区治理专组主席,即政务司司长寻求指导。

孙东说,目前规定最长必须在29天内解决问题,机制正在试行,未来或会继续优化。

容海恩倡“一站终站”。(立法会直播)

容海恩倡“一站终站”解决问题 孙东:大部分查询都可即时处理

选委界议员容海恩分享自己日前打电话到水务署,等了20多分钟才有人听。她关注跨部门和部门权责不清的投诉处理速度,她指去年申诉专员的调查发现当中不少是直接影响民生,1823能否做到“一站终站”,不用每个问题都转介到不同部门,以致繁复的程序令市民需不断等候。翻查资料,水务署不是1823参与部门。

孙东回应指,除投诉外,大部分市民查询1823都可以即时处理。他说,目前1823只聘用了9个公务员,另外聘用了数百个非公务员合约员工,大部分是年轻人,为年轻人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孙东称,他为9个公务员带领数百员工达到这样的程度,感到非常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