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联调查:逾半受访元朗居民受垃圾站臭味噪音滋扰 倡一招解决

撰文: 吴焜曜
出版:更新:

元朗区垃圾站鼠患、臭味问题受关注,民建联今天(9日)发布一项问卷调查发现,逾半受访元朗居民受邻近的垃圾站臭味、噪音滋扰。该党建议本港垃圾站采用压缩型垃圾斗,同时腾出空间加装厨余机,纾缓噪音和臭味问题。

民建联今公布“元朗区垃圾收集站卫生环境”意见调查发布会。(吴焜曜摄)

民建联调查:逾半受访不满受垃圾站臭味、噪音滋扰

民建联今年3月3日至18日在元朗以问卷调查访问1006人,逾9成半受访者认为当区的鼠患与垃圾站有关;逾7成受访者认为现时垃圾站需要改善环境卫生;逾半人反映住所邻近有垃圾站,常受到不同程度的臭味及噪音滋扰。

周浩鼎说,改用压缩型垃圾斗可压缩垃圾移除臭味。(吴焜曜摄)

周浩鼎倡改用压缩型垃圾斗

当区的民建联新界西北立法会议员周浩鼎指,早前曾约见官员讨论及实地视察问题,认为垃圾站应改用新型的压缩型垃圾斗,较目前普遍使用的垃圾收集器大很多,同时压缩垃圾可以移除大部分臭味,目前已于部分乡郊地区采用,如元朗、八乡等。

今次调查亦发现公众或公共屋邨垃圾站,垃圾存放的时间过长,晚上收集后需等到第二日早上才运走,民建联认为是导致鼠患、臭味问题的源头之一。同时,工人早上将多个大型垃圾箱逐一倾倒到垃圾车内时,产生不少噪音。

就乱抛垃圾问题,刘国勋倡加装闭路电视监察。(吴焜曜摄)

乡郊垃圾收集站乱抛垃圾 刘国勋倡加装闭路电视

乡郊垃圾收集站亦是其中一个被投诉的地点,民建联新界北立法会议员刘国勋指个别人士将垃圾弃置在非指定位置,令垃圾滋生细菌,恶臭问题蔓延,部分垃圾收集点经常爆满,且没有盖好,建议加装闭路电视监察。

民建联相信,采用压缩型垃圾斗后,密封式设计可减少臭味,并缩短垃圾车收集垃圾时间。腾出的空间则可推动源头减废,安放厨余机及设置回收站,方便市民做好废物分类。

民建联元朗地区委员会界别区议员林伟明指,天水围天慈邨早上六时起收集垃圾,大概需收集40至50箱垃圾,有时引起噪音问题。(吴焜曜摄)

倡公共屋邨改用压缩型垃圾斗 纾缓噪音问题

公共屋邨的垃圾收集亦受关注,民建联元朗地区委员会界别区议员林伟明指,屋邨垃圾收集服务一般由单一承办商提供,各屋邨收集垃圾时间均不同,以天水围天慈邨为例,早上六时起收集垃圾,大概需收集40至50箱垃圾,有时引起噪音问题。

林伟明相信,如屋邨开始改用压缩型垃圾斗,可缩短收集垃圾所需时间,纾缓噪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