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院今年分阶段投入服务、9月公布收费 议员关注人手问题
政府今年底发表《中医药发展蓝图》,以勾划未来的发展路向。本港首间中医院今年起分阶段投入服务,在今日(14日)的立法会卫生事务委员会会议上,医务卫生局中医医院发展计划办事处总监张伟麟预计,今年9月会公布收费详情。不过,多名议员关注中医院启用后有没有足够人手应付服务需求。
A4联盟议员林素蔚忧虑,全港的中医人手有限,如果接下来从诊所去到中医院,会否人手跟不上,局方有没有确保开设中医院时,会有足够人手应对住院、门诊和国际发展的需要?
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回应称,中医医院确实是香港首次有中医住院病人,以往香港中医服务,到时诊所,基层门诊的服务,确实住院服务方面需要一些其他人手。中医院正积极招聘人手,包括有可能在香港以外,一些中医住院的人手人才来到香港。
自愿医保涵盖中医服务? 政府:与保险界曾开会3次
林素蔚又关注自愿医保日后涵盖中医服务的安排。医务卫生局中医医院发展计划办事处总监张伟麟表示,跟保险界已举行过3次会议,讨论住院服务、病种及收费架构等问题,保险主要涵盖住院病人。他又说中医医院第一年主力提供门诊及日间服务,第二年会有128张住院病床,相信保险业界已有足够准备。
医卫局:中医医院收费属市民可负担水平
经民联议员陆瀚民关注中医医院的门诊诊金收费,及人员招聘尤其中医护士的培训情况。张伟麟预计,今年9月会公布收费详情,强调是可负担的水平。他解释收费会分为两个部分,三分二由政府资助,由局方厘定;其余非政府资助则由中医医院董事局根据市场导向,包括市场状况及市民承担能力等各项考虑因素。至于人手,中医医院的人才库目前已有逾250人登记,主要是中医师,下半年会为注册护士提供中医护理培训。开院期间需要护士数目不多,门诊及日间服务大约需要20人。
本港首间中医医院首年以门诊为主,翌年则扩展至住院服务,最终可提供400张病床,预料每年门诊诊症量约31万人次,但不设急症室服务。中医医院会提供包括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科及针灸科6大分科服务。
另外,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表示,正推动两个中医药发展旗舰机构的筹备工作,分别是将军澳的香港中医医院及科学园的政府中药检测中心永久大楼,预计如期在今年底分阶段启用及开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