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得志被捕|示威口号成“罪证” 钟剑华:案件成检控门槛风向标
人民力量副主席谭得志(快必)周日(9月6日)被捕,并被控以《刑事罪行条例》第10条(1b),发表煽动文字的罪行,且不得保释。据控方文件,谭得志被指涉及煽动的“罪证”,包括多个示威口号,如“721唔见人”、“黑警死全家”、“五大诉求,缺一不可”等。
“煽动罪”是来自殖民地时代的古旧法例,今年被两度引用拘捕民主派政治人物,由于条例定义被指过于广泛含糊,使用时容易引起揣测。鉴于“谭得志案”中涉及常见的示威口号,如“五大诉求,缺一不可”和“反抗”等都被视为“罪证”,事件引起政界尤其民主派高度关注。
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总裁钟剑华分析,政府动用一条如此古旧、回归后从未引用的法例,背后其中一个考虑或是“测试”条例入罪门槛,从而调整往后针对民主派的动作,成为检控“风向标”。他又认为,近日民主派的确内外交困,一时之间应接不暇,但民间反政府的情绪始终未见扭转,因此不认为民主派会就此被打沉。
↓↓↓点击看谭得志示威活动表现↓↓↓
常见示威口号成控告理由 程度由温和至激进
根据法庭文件,谭得志现被控5项煽动罪名及1项在公众地方作出扰乱秩序行为罪,涉及38次活动,其中曾说出“光复香港,时代革命”389次、“黑警死全家”324次、“五大诉求,缺一不可”321次。其余言论包括“解散警队,刻不容缓”、“721唔见人,831打死人,101枪杀人”、“没有暴徒,只有暴政”、“打倒共产党”、“反抗”。由较温和到较激进,不同程度的口号都包含在内。
特首林郑月娥昨日见记者时,声称言论自由会有一定限制,但不认为拘捕行动打压言论自由,又指批评行政长官不会落入被限制的范围。不过她有一点仍未能释除公众疑虑,就是上述的部分口号中,自去年至今的示威活动都十分常见,所有民主派支持者或多或少都可能说过,执法标准如何定夺?
再加上,不论在法例上,还是大众一般理解,何谓“煽动文字”都没有客观标准。张达明以至政治光谱更靠近建制派的香港政策研究所法治研究中心主任陈泽铭,都认为“煽动罪”的定义过阔,什么叫作“合理批评”,什么叫作“挑起仇恨”,中间有大量灰色地带,也无案例可循。
钟剑华:或成检控尺度参考
钟剑华接受《香港01》记者电话访问表示,已有多名法律界人士表明“煽动罪”定义笼统,与人权法有抵触,定罪机会成疑,警方和律政司仍然起诉,确实容易惹人疑窦,质疑另有法律以外的因素。“客观效果来说,短期可在民主派内形成‘寒蝉效应’,威吓民主派支持者;中期而言,也可以‘测试’这条法例的入罪门槛,调整未来的进一步行动。”他提到,谭得志被列出涉嫌犯煽动罪的口号如此多,涵盖各个方面,到底哪些口号“有事”、哪些“无事”,判例有可能成为日后政府检控其他民主派言论的参考,具有“风向标”的效果。
政府官员、建制派多次表示,言论自由并非绝对,可以施加合理的限制。钟剑华指,“言论自由非绝对”理论上是对的,一些诽谤、恐吓等的言论,确实需要制止,但大前提是当权者高度制约,不能动辄将批评执政当局的言论提升至“仇恨言论”、“国家安全”的层面,动用公权力禁闭相关言论,否则实际上都等同压制言论自由。
民主派陷危机 钟:非始于今日 反政府情绪仍在
其实自政府公布延迟立法会选举一年以来,民主派面对的困境可说一浪接一浪:先是延任议会去留问题闹分裂,选举延期后政治气氛被迫“冻结”一年。再来是民主党林卓廷于7.21事件遇袭反被捕,谭得志又因政治言论被控告。9.6游行所见,警方对公众事件的执法尺度愈来愈紧,近300人被捕。对民主派而言,过去一、两个月可说处于“挨打”状态。
钟剑华表示,民主派在制度上的弱势非始于今日。的确过去一个多月时间,民主派面对政府步步进迫,看似没有还击之力、应接不暇,但从民研调查结果可知,民间对政府不满情绪仍然十分高涨。“政府其实赢唔到几多嘢,最多系同民主派‘揽炒’,即系既然都失去民心,咁不如顺手搞死你(民主派)咁解。”他认为,只要民间对政府、对警察的反感仍在,示威都会以其他形式继续存在。
科大社会科学部副教授成名认为,近月政府针对民主派的执法、检控行动,相信目的之一是制造震慑效果,民主派一时之间难以应对,“但相信香港人对于自由民主价值的追求根深蒂固,不会轻易被打沉”。他又指,如果一次过除去香港言论自由等的核心价值,最后只会影响投资者信心,影响香港对于中国的经济战略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