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圈风声】铅水选区再现 泛民能否打破“吹哨者”落败宿命?
民主党化验葵青葵翠邨的食水,发现食水含铅量超标,惟水务署火速发稿,指验水结果证实食水含铅量并无超标。回顾三年前的区议会选战,民主党作为“吹哨者”,揭发启晴邨、葵联邨、牛头角下邨等公屋食水含铅超标,并在区选大打“铅水牌”,反而多区以落败收场。
今次揭发葵翠邨食水含铅的其中一人,就是民主党葵青区议员吴剑升,其选区正正包括3年前发生铅水事件的葵联邨,当时角逐第四度连任亦陷入苦战,只能以71票之差击退民建联梁嘉铭。区选明年举行,倘铅水事件持续发酵,民主派能否打破在铅水区挨打的宿命?
2015年7月,本港接连爆出铅水事件,民主党社区食物监察计划率先揭发新入伙的启晴邨食水含铅量超标,引发全城恐慌。其后民主党亦揭发葵联邨、牛头角下邨等公屋邨食水含铅,水泉澳邨、石硖尾邨亦被地区人士揭发同样问题。
区议会选举前夕爆出铅水风波,民主派以为会为区选带来有利因素,惟最终多区落败,胜出的选区亦只是险胜。
以葵联邨为主的兴芳选区,吴剑升自2003年盘踞当区议席,3年前角逐第四度连任,同陷入苦战,即使当区居民批评民建联处理铅水手法欠差,但吴只能以71票击败民建联梁嘉铭。
至于在重灾区启晴邨,民协前启晴邨社区主任李庭丰对撼有西九新动力梁婉婷,最终李近1,700票之差大败,在今年“311补选”,代表民主派出选的姚松炎,亦在该区大败,成为姚松炎不敌郑泳舜“死因”之一。
而另一选区牛头角下邨,民主派黄正峰迎战民建联张姚杉,虽然大打“铅水牌”,最后黄亦以五百多票落败。
是次铅水事件距离明年区选尚有一段时间,不过作为揭露事件“吹哨者”的泛民人士,似乎仍未有把握扭转形势,主要原因有二:
1. 今次爆铅水事件的葵翠邨、葵联邨,是新入伙屋邨,与当年的启晴邨背景相似,这类选区居民以长者和新移民居多,传统智慧认为,这种选民结构较有利建制派。
2. 建制派拥有庞大资源协助居民,虽然民主派是“吹哨者”,拥有揭露事件的光环,但当建制派一动员物资及人力,为受影响居民提供支援,声势往往就能后来居上,近几年建制派的地区资源有增无减,在这方面民主派更难取优势。
历史回环往复,未知民主派明年能否打破在铅水区处于“下风”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