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美芬会上用国语朗读《将进酒》 教师:粤语读才能领略声情之美

撰文: 罗家晴
出版:更新:

经民联梁美芬今早于会上以普通话演绎李白的《将进酒》,她指有些诗以广东话朗读较好,但有些以普通话演绎亦悦耳,强调不用以政治角度看待语言问题,笑言希望广东话和普通话成为“相亲相爱好兄弟”。
有院校老师接受访问时表示,粤语分为九声,包含“入声”,但国语只得四声,若以国语朗读诗词会变得没有抑扬亦不动听。他提到《将进酒》中的“朝如青丝暮成雪”的“雪”和“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月”字等、在粤语上属“入声”,但用国语读则缺乏音感,他更称要用粤语朗读才能领略当中的声情之美。

经民联梁美芬在会上以普通话演绎李白的《将进酒》,她强调不用以政治角度看待语言问题,笑言希望广东话和普通话成为“相亲相爱好兄弟”。(资料图片/卢翊铭摄)

立法会今继续审议《财政预算案》,今日(9日)讨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和议员就预算案提出的修正案。经民联梁美芬在会上以普通话演绎李白的《将进酒》,她称有些诗广东话朗读较好,但有些以普通话演绎都悦耳,强调不用以政治角度看待语言问题,笑言希望广东话和普通话成为“相亲相爱好兄弟”。

民主党单仲楷随即于facebook发文反击,他在文中提到《将进酒》用词为广东话,其中“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樽”字属广东话,但国语并不会用“樽”的字词而是会用“瓶子”。

民主党单仲楷随即于facebook发文反击,他在文中提到《将进酒》用词为广东话。(资料图片/庄恭南摄)

到底《将进酒》能否以国语朗读?有院校老师就在文学角度上分析,《将进歌》以国语和粤语朗读其实是分别,因粤语分为九声,包含“入声”,惟国语只得四声,没有“入声”,他指在朗读时就没有抑扬亦没那么动听。

他举例在《将进酒》中的“朝如青丝暮成雪”和“莫使金樽空对月”的“雪”和“月”字,为粤语的“入声”,但若以国语朗读,将缺乏音感。他再举例称,“斗酒十千恣欢谑”的“谑”和“径须沽取对君酌”的“酌”,同样是“入声”,用国语是难以读出。

他强调除诗词的字面解释外,一定要以粤语朗读才能领域当中的声情之美,他指若韵脚读不到原来读音,亦会造成一定影响。他又提到于广东有一位名为陈浓的学者曾做过研究,结果显示于唐、宋时期的诗词音韵,与粤音最吻合,亦最能保持最原本的情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