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移民港人医病福利惹两疑虑 议会未见普遍支持|政圈风声
财赤千亿,政界积极“度桥”灭赤,近日议会上抛出一个新提议 ──“削回流医病港人福利”,虽然医卫局“落闸”无意施加限制,但仍引起社会热议。一方觉得海外港人不应“食两家茶礼”,另一方质疑“政治针对”,不过在政圈中看似是平行时空,未见激烈讨论。《香港01》打听立法会各版块,普遍未表支持,部分坦言不想加入战团。对措施有疑虑的政党,一来评估执行上有困难,毕竟《基本法》列明“香港居民有依法享受社会福利的权利;二来担心措施令港人“分化”,暂时抱观望态度。
梁熙:削回流医病港人福利 不包括内地
“削回流医病港人福利”的新提议,来自民建联港岛东立法会议员梁熙,昨日(8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向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提出。梁熙的理据是借两元乘车优惠检讨的争议,带出政府“对自己人非常严苛,对‘外人’非常慷慨”,他口中的“外人”就是指海外港人,抛砖引玉要求削回流港人医病福利,灭赤的“刀口向外”,招呼一班居于外地的回流港人,恐怕不符合本地社会最大利益,衍生不必要的公帑开支。
“灭赤”突有新招提议,冲破2元乘车优惠的讨论框框,但未得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的青睐。卢宠茂直言公营医疗服务与社会福利政策有分别,限制持有香港身份证人士使用福利“系一个好复杂嘅题目”,其针对梁熙“外人”、“刀口向外”的措辞认为比较重,强调政府是想照顾好曾在香港的市民,并担心会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议会未见普遍支持 叶刘质疑违《基本法》或涉歧视
梁熙的崭新提议于网上引起热议,有人赞同海外港人不应“食两家茶礼”,但亦有人认为会造成政治分化。政圈的反应则像身处平行时空,未见热烈讨论。其中,新民党主席兼行会召集人叶刘淑仪反驳可能违反《基本法》第36条“香港居民有依法享受社会福利的权利”,假如限制移居海外回流港人医病,可能涉及歧视。
《香港01》打听立法会各板块,普遍未表支持或持观望态度,部分政团则质疑可行性。同属新民党的立法会议员何敬康对实际操作有疑问,他表示基于历史因素和背景,香港人口流动性高是多年来的正常社会现象,部分港人即使长期身在海外,其当前工作仍与香港有密切关系,难以定义这类人士对香港的贡献,加上目前特区没完全掌握港人移居海外数据的情况下,要清楚定义移民身份有一定难度。
他表示,要确认公共医疗服务的求医者是否回流医病的身份,当局或需先衡量有关工作程序会否为前线医护人员以至整个医疗系统增加工作压力,若然执行困难或者有得不偿失的风险,建议应先集中力度做好资源整合,改善公营医疗服务。
工联会:底线是不影响内地港人
针对身份证过期才有较大讨论空间
当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即场提出疑虑的工联会立法会议员邓家彪,认为收紧公营医疗等基本权利服务,会与长者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养老的政策宗旨相违背。不过,梁熙今日(9日)厘清构思,表示“刀口向外”不包括内地,“外”是指海外、外国,并建议先撤销已移民者的福利,包括医疗券、持续进修基金、资助宿位及长者社区照顾服务券等。
邓家彪认为是良好意愿,但相关措施仍需小心处理及考虑,切勿释放错误信息,从而吓怕港人到大湾区退休、养老。
工联会理事长、立法会议员黄国向《香港01》表示,削回流医病福利的建议需要经探讨及研究,例如政府应统计相关数字,若针对身处海外、身份证过期的人士,取消其部分福利,才有较大的讨论空间。至于卢宠茂指限制持香港身份证人士使用福利是复杂题目,黄国认为要开放研究,始终政府财政紧张,削减非常住香港居民的福利要有探讨空间。
对于梁熙指“刀口向外”的“外”不包括内地,黄国认为内地与香港关系密切,“一国之内”不应受限,尤其政府鼓励港人到内地养老退休或生活,他的“底线”不影响内地生活的港人。他续称,《基本法》第36条虽表示“香港居民有依法享受社会福利的权利”,不过部分福利政策亦有其他要求,例如长者生活津贴也有逗留条款限制。
商界避谈不想加入战团 新思维:怀疑削福利有政治针对性
主要政党未表支持,多名商界议员坦言“不想加入战团”。有细政团则对削“回流医病”福利提质疑。其中,新思维立法会议员狄志远直言削“回流医病”福利有保留。他解释指,香港本就是自由出入的地方,不少港人到外国读书、做生意、移居,但总有人回流返港,限制“回流医病”如同将海外港人由香港居民“切割”出去,并非香港秉持的一贯做法。
1997年移民高峰都冇考虑呢个(限制“回流医病”)做法,今次要“切割”,会令人怀疑有政治针对性。
此外,狄志远认为细节操作难执行,举例若然港人有英国护照,“回流医病”时出示香港身份证,亦无从知晓该人已经移居外地。总括而言,他对限制“回流医病”有保留,认为“分化”了香港人,措施难免亦带来混乱,同时认为对开源节流作用不大。
香港新方向:实际操作有困难 亦可能“伤感情”
香港新方向立法会议员张欣宇认为卢宠茂所言有道理,认为操作上有困难,可能产生额外的行政成本,导致事件变得复杂。此外,他质疑做法是否有很强的社会共识,称香港本身是流动性比较强的城市,亦难厘清对香港公共开支影响有多大,反问是否值得?
他指,若限制“回流医病”,不但造成行政代价,亦会有社会代价,举例指移居外地的港人在香港总有亲朋戚友,做法可能“伤感情”,香港应尽量吸引移居外地的港人回流,并非背道而驰。
梁熙逐一回应质疑 持开放态度“划线”
提出削“回流医病”福利的梁熙回复《香港01》查询时指,就限制如何“划线”持开放态度,指出长者生活津贴都要求一年内要在香港居住一定时长,就算不使用“同一把尺”,甚至“划松啲”,都始终有办法判断和限制由外地“回流医病”的福利。
被问到如何得知“回流医病”的港人是否已经移居外地,或来自内地省市,梁熙指申请部分福利都要出示恒常居住证明,或所属公司的证明,认为并不复杂。
梁熙不认同其建议的政治意味重,指港人在内地都可享有部分福利,例如大湾区养老等;在内地工作亦对国家、大湾区有贡献,强调在庞大财赤下,要量入为出,港府要尽量以香港本地市民利益为依归。他又表示,应撤销已移民者的医疗券、持续进修基金、资助宿位及长者社区照顾服务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