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要改革|分析三中全会决定与夏宝龙讲话 姚志胜:核心是改革

撰文: 文维广
出版:更新:

中央港澳办和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在三中全会闭幕后,会见访京的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时提出“香港要识变、应变、求变,通过改革实现更好发展”,引发关注。全国政协常委姚志胜今日(13日)在报章撰文,点出三中全会《决定》与夏宝龙谈话之间的关系,指三中全会《决定》关于香港的论述虽无提到“改革”两字,但核心正是要“改革”;夏宝龙是以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一贯治港方略为指导,对香港立牌指路,而非负面批评。

他强调,三中全会确定改革的重要原则之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而本港深层次矛盾也需通过改革来化解,他特别点出习近平和夏实龙也曾提到的房屋问题,指港人居住空间狭窄闻名于世,香港要从根本解决市民安居难的问题,需要通过改革破除利益固化藩篱。

姚的文章正好呼应《香港01》在夏宝龙谈话后,连串报道和分析文章均指出香港要改革的重要性。他又在文章中分析本港有人对“改革”感到“不太习惯”的原因,认为舆论对于香港的原有制度过于神圣化,只讲保持不变;许多港人因而认为,改革是内地的事。

姚志胜(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图片)

夏宝龙于三中全会闭幕后,7月23会见陈茂波率领的金融监管机构领导层时指,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系统部署,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对于面临内外环境深刻变化的香港来说,同样要识变、应变、求变,通过改革实现更好发展。希望香港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深入理解和领会三中全会精神,把握机遇,锐意改革,主动作为,加快推进香港由治及兴。

夏宝龙(右)会见陈茂波时,强调香港要通过改革实现更好发展(政府新闻处)

夏宝龙讲话后,《香港01》记者曾尝试追问陈茂波对“改革”的看法,陈未作回应。特首李家超在上周亲自主持政府高层的三中全会精神研集会后,在社交平台发文时提到:“已经指示特区政府官员要深刻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融汇贯通在日常工作中,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己任。”

核心就是改革 明确传达中央的工作要求

姚志胜今日在《明报》撰文时,指出三中全会的《决定》核心就是改革。而夏宝龙在三中全会闭幕后见陈茂波的谈话,正是以习近平的治港方略为指导,体现习主席关于香港工作的重要思想,明确传达中央的工作要求。

行政长官李家超上周五(八月九日)在行政长官办公室主持研习会,与司局长等特区政府主要官员一同认真学习及深入理解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政府新闻处)

他更就《决定》与夏宝龙讲话之间的关联,提出四点看法:

其一,三中全会《决定》关于香港工作的论述虽无提到“改革”两字,但《决定》的核心就是“改革”;香港贯彻全会精神最重要的要求,就是要以改革为指导思想,“通过改革实现更好发展”。

其二,习主席非常重视香港的改革创新,不仅亲自领导香港由乱转治的重大改革,而且多次具体谈到香港改革创新问题,包括有为政府、破除利益固化藩篱、粤港澳大湾区体制机制创新等。

其三,香港改革与发挥“一国两制”优势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改革目的就是要更好发挥香港的独特优势。

其四,夏主任提出香港要改革,不是负面批评,而是以习主席治港方略为指导,对香港鼓励鞭策、立牌指路。

习近平与其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出席第二十届三中全会闭幕式。(影片截图)

分析有人对改革感“不太习惯”原因

他又分析指,有媒体的关注重点竟然是夏的讲话是否“对香港的批评或负面评价?”认为本港不少人对“香港要改革”感到“突然”、“不太习惯”,当中有现实和历史两方面原因。从现实看,《决定》关于香港工作的论述,确实无直接提出“香港要改革”的要求。从历史看,舆论对于香港的原有制度过于神圣化,只是讲保持不变、内地要学习香港、与香港制度接轨;许多港人因而认为,改革是内地的事。其实这两种看法既不准确,也不全面。

他解释,《决定》的主题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核心就是改革,完整标题是《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即通过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香港贯彻落实《决定》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要以改革为指导思想。用夏宝龙的话即是:“要识变、应变、求变,通过改革实现更好发展”。

而香港回归以来的“一国两制”实践,一直在不同方面推行改革。最为港人熟悉也是最重要的改革,当属《香港国安法》的颁布实施和完善选制,确保香港实现“由乱转治”,并开启“由治及兴”的新阶段。

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七一讲话,提出中央全力支持香港积极稳妥推进改革,破除利益固化藩篱。(资料图片/联合采访)

习近平多次直接谈及香港改革创新

姚指出,夏宝龙的讲话是以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一贯治港方略为指导,习近平关于香港工作的论述中,先后多次直接谈到香港改革创新的问题。

首先,习主席在2022年七一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中央全力支持香港积极稳妥推进改革,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充分释放香港社会蕴藏的巨大创造力和发展活力”的要求。中央一直非常关心香港经济民生的深层次矛盾。三中全会确定改革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本港深层次矛盾也需通过改革来化解。

港澳办主任夏宝提出香港要告别㓥房

要从根本解决头号民生问题——房屋问题

他举例指,香港的头号民生问题——房屋问题。香港虽属富庶地区,但一般市民居住空间狭窄却闻名于世,人均居住面积只有161 平方呎,不如东京210平方呎、新加坡355平方呎;较上海260平方呎、深圳的300平方呎相差很多。所以,习主席说香港市民“盼望房子住得更宽敞一些”。香港要从根本解决市民安居难的问题,需要通过改革破除利益固化藩篱。

而在2021年,港澳办主任夏宝龙在《香港国安法》实施一周年研讨会上,也提出香港在国家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时的“四大远景”,包括住房问题必将得到极大改善,将“告别㓥房、笼屋”。

习近平也提出有为政府同高效市场更好结合起来(联合采访)

姚又指,习主席在七一提出的另一个改革要求为:“要转变治理理念,把握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把有为政府同高效市场更好结合起来”。回归以后,香港沿袭港英时代的“积极不干预”放任政策,不做经济规划,不扶持产业发展,将主导经济的角色交给市场。特区政府拒以优惠价拨地建晶圆厂,致丧失发展“矽港”的机会。他强调,香港并非“皇帝女唔忧嫁”,面对世界各地以优惠条件争取高科技企业落地的激烈竞争环境,香港要抓住三中全会机遇发展新质生产力,就必须改革经济产业政策,让政府在规划扶持产业上有所作为。

最后,他指习主席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提出,建设好粤港澳大湾区,需要创新体制机制。大湾区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3 个关税区、3 种货币”,国际上无先例,需大胆改革创新体制机制,达至经济运行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既可大幅拓展香港经济腹地,又可助力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香港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更好地发挥“一国两制”优势,巩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维护自由开放规范的营商环境,保持普通法制度,拓展畅通便捷的国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