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助人才拥抱改变 教大李子建︰融入新产业、新模式

撰文: 李宇婷
出版:更新:

新质生产力是内地当今的发展理念,亦是香港未来的发展方向。港区全国政协委员、教育大学校长李子建说,人才要有改变以配合发展,要变得更愿意创新。学院培训方法也要调整,需要加强产学研合作,让专才教育学生认识产业以至世界。政府方面,则要想办法让人才更流通,吸引更多人才来港,推动产业发展。

教大校长李子建。(资料图片/夏家朗摄)

研发、新生产方法 均要培养合适人才

经济发展和生产力有紧密关系,李子建说“新质生产力”的“新”,意思就是有很多新的可能性,当中有不少已经出现,包括绿色产业、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他认为社会发展要迈向新产业,随着科技提升,生产模式也要转变,甚至人才培养等都需要调整,否则难以配合。

谈及人才的质素,李子建提到,早几年国际研究所说,已出现的产业一直演化,旧生产方法已慢慢被新的生产方法取代。未出现的产业则需要投入研究,当中分不同层次,由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均需要大学帮忙。无论是已出现还是未出现的产业,都需要强化人才,所需的工作能力包括创造力、拥抱改变、团队精神等,掌握这些软实力之后,要推进更多产学研合作。在教育层面,李子建说,专才教育亦要让学生尽量向产业学习,甚至离开工作间,走出去认识世界。

从“大哥大”电话到现在的智能电话,李子建说可看到不用很多时间,人类的科技、生活变化已经很大。(资料图片/梁鹏威摄)

他又引述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的发言:“人才是首要资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要不断以创新带动整体“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至于会否担心工人因而失业,李子建认为生活会进步,人才最重要肯变。

以前有大哥大电话,到我哋今日嘅智能电话,有好多功能,就知道科技、生活变化可以有几大,唔系好耐时间,呢件事话畀我哋听,永远有挑战,永远都有机遇,有新的环境、新的科技、新的改善,人才最紧要愿意肯变、肯学、肯贡献。
李子建

引进人才 联通世界 寻找机遇

政府经常提及,香港在“一国两制”下要发挥好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优势,要“引进来、走出去”。李子建在访问中被问及香港的优势时亦有提到,“引进来”是要引进湾区城市的人才,有很多智慧和力量能帮忙,联通国际则是“走出去”,告诉外界香港有祖国的支持。他认为香港要善用机遇,发挥人才和资金流动的优势,配合愿意肯变、肯创新的人才,相信香港仍有很大发展潜力。

求变,多少会遇上阻力,不过李子建就认为“唔会讲话困唔困难”,指香港最重要是做好“联”、“通”。“联”即联络、网络,内地固然有强大的支持网络,本地的公司和基金等亦都有很深厚的国际网络,强调香港要“结好网络”。“通”则是指流通,包括资金、人才和资讯也要更流动,例如科研基金要进一步流通,签证也要更方便人才流通。他又说全世界人才流动,也都有SLASH(斜杠族),认为可考虑灵活些少的联合聘任制度,在合理法制下容让人才两边走。

教大校长李子建。(资料图片/夏家朗摄)

李子建近期出席香港世界青年科学大会,见到很多北京科企愿意来港和香港青年合作,他指这就是“联通”的好例子,希望更多行业可参考。他亦期望教育也能更“联通”,香港与境外基础教育和大学科研,可以涵接得更好。

他又说,整个国家发展的同时,也在追求幸褔感,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到要创新和守正,意思是要坚守正道,要多学习国家国学文化,不能单单考虑经济和科技,人才也要有好的价值取向才算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