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脱欧协议】特雷莎·梅以“首相之位”换国会点头 谁能取而代之
英国脱欧限期虽获延长最少两星期至4月12日,当地国会至今仍未通过政府提出的脱欧协议。首相特雷莎·梅(Theresa May)周三(27日)向执政保守党承诺,一旦协议获通过后就会辞去首相一职,不再参与下一阶段谈判。
现时未知特雷莎·梅这一步能否争取所有疑欧派及其他党的盟友支持,但她下台的决定,却为一众保守党重量级人物带来“上位之机”。到底哪些人是接任首相的热门人选?英国博彩公司威廉希尔(William Hill)为数名保守党员开出赔率:
▲▲想看特雷莎·梅周三(27日)在国会接受质询的现场,即刻去片▲▲
约翰逊(Boris Johnson)- 1赔5
保守党脱欧派主力、前外相约翰逊一直被外界认为对首相一职虎视眈眈。特雷莎·梅一直未能争取党内支持脱欧协议时,为约翰逊制造挑战对方地位的机会,但他倾向避免成为迫宫主导者。不过他确实有令对方深感“被逼到墙角”,以对方下台换取支持脱欧协议。
约翰逊上周曾与特雷莎·梅三度会面,期间他提出“如果要像我这类人支持协议,必需先证明下阶段脱欧谈判会有重大分别”,言下之意就是要特雷莎·梅交出权力。
即使约翰逊获保守党员普遍支持,他在内阁成员之间却是一个不受欢迎的脸孔,因此他入主首相府的大计或会遇到阻力。
戈夫(Michael Gove)- 2赔5
环境大臣戈夫曾与约翰逊联手在脱欧公投取胜,但两人在2016年保守党领导争夺战中各不相让,最终由特雷莎·梅渔人得利,随后更被对方辞退司法大臣一职。
特雷莎·梅其后再邀戈夫入阁,出任环境大臣,并被外界视为可以团结保守党的重要人物。不过他“回归”后全力支持特雷莎·梅,因而令部分脱欧派人士不满,削弱他的支持度。
李达德(David Lidington)- 1赔6
内阁成员内阁办公室大臣李达德是特雷莎·梅的得力助手,他自1992年起出任国会议员,亦曾经是卡梅伦(David Cameroon)执政时的欧洲事务大臣,因而有“欧洲先生”之称。
李达德是留欧派成员,本身甚获国会同僚支持。不过他在一些具争议问题如跨性别人士(LGBTQ)权利的投票取向惹来争议。
蓝韬文(Dominic Raab)- 1赔8
前脱欧事务大臣蓝韬文是保守党内硬脱欧派重量级人物。他的作风非常谨慎,多位党内人士透露,周日(24日)在首相乡间官邸契克斯(Chequers)举行的党内高层会议期间,蓝韬文差不多一言不发。
有消息指英国国会内正蕴酿一股支持蓝韬文的势力,他本身与支持脱欧的跨党派组织“Vote Leave”的传讯总监斯蒂芬森(Paul Stephenson)有交情,而且网上社交平台亦出现“准备支持蓝韬文”的声音。同时他在脱欧问题上一直坚持不认同特雷莎·梅的议案,因此其坚定立场或是争取支持的王牌。
侯俊伟(Jeremy Hunt)-1赔10
现任外相侯俊伟是保守党内务实派人士,他和上任外相约翰逊一样,在脱欧问题上都是视乎形势表态:2016年公投前都是留欧派,但之后倾向支持脱欧。不过影响他角逐首相职务的最大顾虑,可能是他改变立场后,或流失党内本身支持他的左倾势力,但普遍都认为这位政坛老手最是能力阻约翰逊封相的唯一人选。
贾伟德(Sajid Javid)- 1赔11
内政大臣贾伟德是有力挑战首相宝座的热门之一,但有个别议员认为他没法掌握目前形势。他是巴基斯坦移民后代,并曾任德意志银行董事总经理,所以其背景显得较为突出。不过有分析认为他在政坛没有太多盟友,情况正如曾出任同一职位的特雷莎·梅相若。
贾伟德面对的问题包括处理突如其来的船民,以及褫夺“圣战新娘”贝居姆(Shamima Begum)的国籍,保守党内有意见认为处理后者一事上有投机成份。
汉考克(Matt Hancock)- 1赔16
卫生大臣汉考克近来人气上升,他本身专注于日常事务,并没有参与内阁成员间的脱欧争议。他的政绩包括计划打击反疫苗网站,以前日前呼吁社交网站采取更多措施,阻止年轻人接触自杀或自残的资讯,因而获得正面评价。
汉考克的盟友认为他获得保守党不同势力的支持,但其与前财相欧思邦(George Osborne)关系密切,或多或少打击他的形象。
除了上述的热门人选外,亦有多名内阁人士曾被提及挑战首相职位:
卢绮婷(Amber Rudd)- 1赔40
就业及退休保障大臣卢绮婷立场属留欧派,更曾经公然在《每日邮报》(Daily Mail)撰文与特雷莎·梅唱对台,表明反对硬脱欧。因此卢绮婷暂没表明出马,有关问题或危害她的地位。
戴德伟(David Davis)- 1赔40
前脱欧事务大臣戴德伟曾经被认为是首相人选之一,但他在寻求党内脱欧派人士支持时,却在国会第二次表决脱欧协议时支持特雷莎·梅,结果得不到脱欧派的信任。
另外,前脱欧事务次长贝克(Steve Baker)、保守党议员里斯莫格(Jacob Rees-Mogg)、财政部首席秘书卓慧思(Liz Truss)等人都在角逐名单榜上有名,但相信他们都属“陪跑”成份居多。
(卫报/每日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