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纸醉金迷的平民夜总会,油麻地歌厅如今像时光隧道,是上一代的怀旧风情。由下午日场至深宵子夜场,老歌金曲,夜夜回荡歌场。歌女与听客,大半生各有故事,却同在此分享一种生活经验,回忆一种流行文化。寻觅知音人,哪首歌,有谁共鸣?那年那首歌,你又可会记起?摄影:林振东、撰文:林可欣
歌女生涯纵有辛酸,但只要还有客人想听歌,她们仍在歌厅每天献唱。(林振东摄) 歌厅内,客人各有娱乐,上台合唱、饮酒聊天、玩啤牌,但求尽兴而归。(林振东摄) 听客点一首歌,最少要打赏100元,获歌女为他献唱。(林振东摄) 歌女湘姐喜欢唱粤曲,即使近年歌厅行业式微,她仍笑看歌坛,每晚投入表演。(林振东摄) 每晚十多位歌女,名字牌按出场序列,轮流上台演唱;在台下准备的,有的会兼顾看场,有的当收银员。(林振东摄) 这间歌厅装潢较摩登,希望吸引不同年龄、男或女性顾客入场。(林振东摄) 歌厅门外,对歌女来说,算是宁静的一隅,接起电话,接通对方的世界。(林振东摄) 纵横歌坛30多年的兰姐,近年更成为歌厅“揸fit人”,并同于一个歌场内,创立曲艺艺术协会,推广粤曲。(林振东摄) 不在台上唱歌的时候,歌女湘姐会招呼听客,寒暄聊天。(林振东摄) 这间歌厅怀旧装潢依然,中、老年客人入场,感觉如回到当年。(林振东摄) 曾是夜总会歌手的金铃,外表娟丽,那天访问,她特意打扮,穿回当年的歌衫登台演出。(林振东摄) 置身油麻地歌厅,装饰与气氛营造怀旧,像进入了时光隧道。(林振东摄) 台前落力献唱,歌女于幕后的生活:吃饭、玩手机也是日常。(林振东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