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专访】桥底坚守五年 “无咩特别”的瞓街牧师
林国璋经常把“无咩特别”挂在口边,即使睡在天桥底,忍受著刺眼的街灯、废气、炎夏、寒冬和露天的不安,他仍然认为自己“无咩特别”,只是一个普通的牧师。5年前一次政府的清场行动,令林牧师决心每逢星期二就到深水埗通洲街桥底露宿,一方面可以守护著露宿者避免再次被政府部门强行清场,另一方面可以打破陌生的界限,与露宿者建立互信,引领他们离开犯罪。一做就做了5年,今时今日林牧师仍然坚持逢周二到桥底露宿。“‘唔做’可以有一百个借口,但‘做’的理由就只有‘做’,当然就算‘做’也没什么大不了。”林国璋牧师如此形自己的工作,然后他又补充一句:“无咩特别,唔觉得自己好伟大。”撰文:林若勤 摄影:高仲明
2012年2月15日早上,六个政府部门进行联合清场行动,将深水埗通洲街的露宿者叫醒赶走,不许他们收拾物品,将桥底所有物品全部清走,送往堆填区处理,当中包括露宿者的财物。为了守护桥底的露宿者,林国璋牧师决定亲身到桥底露宿,他说:“当时有谂过学占领华尔街般占领深水埗,后来觉得太过花费人力物力,改为我自己逢星期二晚到桥底瞓一晚。”起初只打算坚持40日,不知不觉间,林牧师已坚持了5年半。
桥底生活让林牧师看见另一个世界,桥底有桥底的规则,他说:“你可以相约某露宿者何时何地见面,不过他们是否出现就另作别论,就算有电话也不会打得通。”林国璋表示露宿者习惯了自由度极大的生活,想到什么就做什么,没有人和事能束缚他们。
其中一名露宿者文仔已居于街头十几年,林牧师指他“唔烟唔酒唔吸毒”,加上性格正面积极,因此对他照顾有加,曾拜托附近餐厅的老板聘请文仔,老板答应之余还提供住宿,怎料不够一星期文仔就辞工回到桥底,原因是人工太低。
林牧师很平常地解释:“我们不能只用自己的角度去看,为何你不找份工?不储钱租屋……我们要很小心不能(意图)操控露宿者,对他们来说最恶劣的环境都试过,有什么好怕,大不了就回桥底瞓,去食堂排队拿饭票,又不是求什么。”林牧师没有放弃文仔,继续带他回教会,比起有薪工作,文仔似乎更享受社区导赏之类的义工活动。
定期居于桥底五年,林牧师遇过很多露宿者,他笑言:“桥底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人人都自称是奇人异士能穿墙过壁。”例如露宿了五年的陈国昌,经常自称“什么笛都识吹”,原来他年少时曾在警校外帮家人工作,学习过苏格兰风笛,后来犯事进入少年监狱,再有机会接触这少见的乐器,林牧师得知后带他四处寻觅,最终花了一万三千元送了一副苏格兰风笛予陈国昌,他重拾乐器后苦练个多月就能表演,现时靠吹笛卖艺维生。
不时有露宿者犯事,请求林牧师为他们写求情书,林牧师坦言露宿者很容易会再度犯案,不离毒品和偷窃,亦有可能遭犯罪集团招揽,他说:“除非你捉走他、跟实他,但有没有这种精神时间空间呢?做唔到咁多,只能做到就尽量做。”
很多教会和社区组织都会进行一次性的派发物资,林牧师强调物资是重要,露宿者始终要面对现实问题,不过他相信要花时间和生命才能了解露宿者,五年来无间断逢周二瞓街,林牧师拥有无比的毅力。
“无咩特别,系一件好自然发生的事。”林国璋牧师再一次重复,记者问今年50多岁的林牧师会继续做多久,他答:“不知道,‘瓜老衬’𠮶日就唔洗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