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ke Jonze为Beastie Boys 执导别开生面的音乐故事回忆录纪录片

撰文: 袁智聪
出版:更新:

Spike Jonze 为惺惺相惜的 Beastie Boys执导现场纪录片( live documentary ) 电影《 Beastie Boys Story 音乐野孩子》在上周于串流影视平台 Apple TV+ 上架。《 Beastie Boys Story 》是一出非比寻常、别开生面的音乐纪录片。配合其陈年旧照片与珍贵影片,看到不是硬要去拍摄乐队的大头访问,而是现场由 Adam "Ad-Rock" Horovitz 和 Michael "Mike D" Diamond重踏舞台去娓娓道来,看到是他们与现场气氛的互动。在舞台上的他们就像是一场 talk show 抑或是“双人栋笃笑”,二人的旁白解说不失 Beastie Boys 玩世不恭、嬉笑怒骂的幽默生鬼本色,从年少轻狂而走到成熟阶段,那不独是在笑笑说说分享三子在30多年来的心路历程小故事,也处处对已故手足队友 Adam “MCA” Yauch 的真挚回忆,看得笑中有泪。

“三大男孩 / 缺一不可”——随着身患腮腺癌及淋巴瘤的抗癌勇士 Adam “MCA” Yauch 在2012年5月4日病逝(享年47岁),余下 Adam "Ad-Rock" Horovitz 和 Michael "Mike D" Diamond 的 Beastie Boys 也无法再合作下去,这队美国纽约市传奇性铁三角也告名存实亡,不张扬地落幕。两年之后 Ad-Rock 和 Mike D 亦公开确实:二人不会再以 Beastie Boys 名义制作音乐。毕竟三位一体的他们, MCA 在 Beastie Boys 里的地位是无人可取替。

Beastie Boys: Michael "Mike D" Diamond 、 Adam “MCA” Yauch 和 Adam "Ad-Rock" Horovitz (图片提供: Apple TV+ )

当 Beastie Boys 已成为 legacy , Ad-Rock 和 Mike D 仍坚守承诺没有再以 Beastie Boys 名义做音乐抑或举行甚么旧歌重唱的巡演。然而他们却在另一媒体把 Beastie Boys 的典故延续下去。先是在2018年秋天出版了他们的书本回忆录《 Beastie Boys Book 》,同时为了配合回忆录的面世而举行“六晚四城”的释出会巡演《 Beastie Boys Book: Live & Direct 》,由 Ad-Rock 和 Mike D 在舞台上现场为《 Beastie Boys Book 》现身说法。

然后,便引伸成由 Spike Jonze 为他们执导的现场纪录片( live documentary ) 电影《 Beastie Boys Story 音乐野孩子》。影片本是要在今年3月16日于 SXSW 作全球首映,但因为新冠肺炎大流行疫情而取消,连在美国电影院的“有限上映”也要延期。影片就在上周于串流影视平台 Apple TV+ 上架。

鬼才导演 Spike Jonze 跟 Adam "Ad-Rock" Horovitz 和 Michael "Mike D" Diamond (图片提供: Apple TV+ )

Spike Jonze 不仅是曾执导《 Being John Malkovich 玩谢麦高维治》、《 Adaptation 何必偏偏玩谢我》、《 Her 触不到的她》等电影的鬼才导演,也是知名的音乐录影导演,曾为 Beastie Boys 拍摄过《 Sure Shot 》及爆笑模仿70年代警匪片的《 Sabotage 》之经典 mv ,双方本已惺惺相惜。在《 Beastie Boys Book: Live & Direct 》的现场,也是由 Spike Jonze 处理现场舞台视频。

Spike Jonze执导下,《 Beastie Boys Story 》是一出非比寻常、别开生面的音乐纪录片电影。三分钟的花絮影片引子之后,即切入其现场纪录片模式——配合其陈年旧照片与珍贵影片,那不是硬要去拍摄乐队成员的大头访问(即所谓的” Talking head “),而是现场由 Ad-Rock 和 Mike D 二人重踏舞台去娓娓道来,看到是他们与现场气氛的互动。在舞台上的 Ad-Rock 和 Mike D ,就像是一场 talk show ,抑或是“双人栋笃笑”。

Ad-Rock 和 Mike D 的旁白解说,不失 Beastie Boys 的玩世不恭、嬉笑怒骂、幽默反斗本色。从年少轻狂而说到成熟阶段,当中那不独是在笑笑说说分享他们三子在30多年来的心路历程小故事,也是处处对已故手足队友 MCA (他们把他唤作 Yauch )的真挚回忆,看得笑中有泪。

我不敢说我是 Beastie Boys 的第一代乐迷,但我却是自他们在1986年出版首张专辑《 Licensed to Ill 》时已开始追随这三位纽约野兽男孩,见证到他们在当年是如何平地一雷而来——《 Licensed to Ill 》历史性地成为第一张登上 Billboard 冠军的 hip hip rap 专辑、他们被公认为首队举世知名的白人hip hop乐团、触发席卷全球的 hip hop 现象,那时平均年龄才21岁的 Beastie Boys 是多么锋芒毕露。然后,我也见证着 Beastie Boys 在多年来的成长与变化历程。所以看《 Beastie Boys Story 》也特别为之动容,好比老友在分享他们的回忆故事。

Spike Jonze 执导下 Beastie Boys 的现场纪录片《 Beastie Boys Story 》

《 Beastie Boys Story 》的野兽男孩音乐故事,由他们四位乳臭未干的未成年少男(有一位是少女)所组成深受西岸 Bad Brians 影响的 hardcore-punk 乐队说起,然后遇到当时仍是很新鲜的黑人 rap / hip hop 文化冲击,令到 Beastie Boys 开始转营,当中包括一段他们在 live gig 上仍要拿着“纸仔”上台的首次 rap 歌演出片段;遇上 Rick Rubin 和 Russell Simmons 这两位伯乐,把 Beastie Boys 罗致其新成立 Def Jam 厂牌旗下,他们也开始致力 beats / samples / scratchs 的创作,大家熟悉的 Beastie Boys 就是这样孕育出来。

从为 Madonna 的首个巡演《 The Virgin Tour 》(1985年)担任暖场演出,到《 Licensed to Ill 》缔造的惊人销量, Beastie Boys 也踏进其少年得志轻狂岁月,他们也诚然要令传媒取得注目而作出毫无顾忌的语不惊人誓不甘休 big mouth 作风。经过12个月的巡演而有感怠尽,不甘再做 Russell Simmons 的摇钱树所以毅然离巢 Def Jam ;跟着他们从纽约市跑到洛杉矶发展,以畅销乐队姿态高调加盟老牌 Capital Records ,入住70年代装修及放满70年代服装的荷李活 Grasshoff House 豪宅(导演 Alex Grasshoff 及其妻所拥有),在洛杉矶制作二人组 The Dust Brothers 监制下投向实验性砌歌方针的 sample-based 第二张专辑《 Paul's Boutique 》(1989年),但因为走得太前而令这张再下一城的专辑换来惨遭滑铁卢的销售量。

然后 Beastie Boys 痛定思痛地迁往较便宜的地区成立了自家录音室 G-Son ,重点是令他们“重拾乐器”,创造出犹如 mixtape 般多元的《 Check Your Head 》专辑(1992年),既是手执乐器的打真军乐队又是手持咪高锋的 hip hop 组合;当他们说到《 Check Your Head 》与两年后的《 Ill Communication 》(1994年)是“同一件事”( one thing )时,我的反应就是“这正是我一直以来的想法啊!”。踏入“三字头”,他们在1996年回归纽约市,回归专辑《 Hello Nasty 》(1998年)不仅表现出其实验性,也见到是一队已经长大了的 Beastie Boys 。

《 Beastie Boys Story 》不是逐张专辑谈的纪录片,所以没有着墨于《 To The 5 Boroughs 》和《Hot Sauce Committee Part Two》等后期专辑。来到影片的尾段,调子一转,是说到他们在2009年6月为田纳西州《 Bonnaroo Music Festival 》的演出,本是欢天喜地为这个音乐节表演又拍摄 footage ——然而当时没有人想到,这会是 Beastie Boys 的最后公演,现场气氛也沉重起来。同年7月公布 MCA 确诊腮腺癌及淋巴瘤之消息,乐团的巡演计划随即全面戛然而止,新专辑亦要延期出版,好让MCA专心抗癌。

纪录片的最末20多分钟,是他们感性而真挚地对 MCA 的 tribute 。毕竟三人当中, MCA 是最年长的一位,是他们的老大。他早已周游列国,更结识了达赖喇嘛、参与西藏独立运动、策动《 Tibetan Freedom Concert 》,走得比他们更前。说到 MCA 的点滴, Ad-Rock 也哽咽起来。

也不要错过片后的“彩蛋”,剪辑了很多花絮影片,包括说到 Beastie Boys 跟 Sonic Youth 和 Foo Foghters 一起举行的巡演——没错,就是香港场在1996年1月22日于湾仔伊利沙伯体育馆举行的那个《 MTV Alternative Nation Tour 》,阵容可一不可再,当晚也是此巡演的最后一站。演出当天,原定我约好了在他们所下榻的酒店跟 Beastie Boys 做专访,但因为之前的 Sonic Youth 访问超时,因此赶不及 Beastie Boys 那节访问时间,幸而留在酒店 executive lounge 的他们,亦得以让我拍照及为带来的唱片签名,也趁机跟他们聊了几句说话,是我一次跟 Beastie Boys 的近距离接触。

1996年1月22日 Beastie Boys举行香港场《 MTV Alternative Nation Tour 》之前,我在湾仔世纪酒店跟他们拍照。(摄影:袁智聪)
1996年 Beastie Boys 来港时,我为其唱片所收集到的签名。(摄影:袁智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