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串流大数据,认识新类型曲风 escape room 系乜东东
找歌听是乐迷的终生事业,按类型搜寻向来是个不错的方向,近两年一个名为“ escape room ”的曲风在 Coachella 和 Spotify 这两个颇具广泛代表性的平台均有急促冒升的趋势,为何我们却几乎闻所未闻?
一年一度的 Coachella 于上周日(4月21日)结束,除了 Childish Gambino 在演出期间与台下观众完全合法地共享大麻,以及 Kayne West 与其 Sunday Service 带领的主日崇拜场面外,整个音乐节似乎没有多少亮点;那些全球乐迷整个周末在网上追看 Coachella 直播的热心似乎也一去不复返,说起来,我上一次看 Coachella 直播还是冲著 LCD Soundsystem 的重组复出,那已经是2016年的旧事。
不过,这仅仅代表 Coachella 在我的生活圈中逐渐淡出而已,在 Google 中按“ best music festival ”或“ biggest music festival ”等字眼搜寻,Coachella 的名字依然稳守头五位置,甚至是多个榜单的第一名,过去两届均有超过13万入场人次,今年首个周末的门票更是在开卖40分钟内售罄,非常夸张。业绩上的持续成功,反映音乐节的幕后团体仍对乐迷喜好有著敏锐触觉,这个全球指标性的音乐节在2019迎来它的 20 周年,到底是由什么曲风主导呢?
关于这点,我们只需要在由大型新闻媒体 Quartz 旗下的统计数据网站 The Atlas 查看,便可得出 Coachella 2019 的音乐风格( genre )分布:
去年的最大族群是 indie r&b,而今年则由 pop 登顶,但这儿出现了一个让人生疑的名字,就是连续两年排行第四的类型“ escape room ”。按字面理解是密室逃脱,难道是泛指为这类主题的游戏或电影所制作的配乐吗?不可思议。再从 The Atlas 的数据说明中,我们了解到它是以各音乐单位在 Spotify 的分类标签去作统计。相比起一年一度的音乐节,每天都有数千万名用户使用的音乐串流软件似乎能更立体地反映潮流,那 escape room 在 Spotify 中又处于什么位置呢?按该公司旗下负责收集数据的网站 Every Noise at Once( ENaO )所示,排名为 168。
168,这算是一个受欢迎的数字吗?
Spotify 目前记录有2957种曲风 ———— 顺带一提,排行尾二,也就是第2956位的,是代表粤剧和京剧等中国戏曲的 chinese opera 。从比例而言,第168位几乎可算是一个热门的位置了,比 Brit-pop(223位)和 shoegaze(488位)都要高上不少,而可视作两者上一级的 indie rock 倒是排在28位,特此诠明,Spotify 中每个单位可以标签上复数的曲风。
This is one where the genre comes from collective listening patterns, but I made up the name myself, because I couldn’t figure out any existing one to apply. The vibe is kind of an underground-trap/PC-music/indietronic/activist-hip-hop kind of thing, and I thought of “escape room” both for the sense of escaping from trap, and for the ideas of excitement, puzzle-solving and indoorness implied by the actual physical escape-room phenomenon.
关于曲风,若是老派一点的乐迷,就算不以自己的经验去分类,大概都会根据 allmusic.com 或维基百科的分类作准,时而势易,Spotify 已经成为新世代乐迷认识曲风并仰赖的途径。这种音乐文化上的转变,也会透过新的“曲风”去表现,由 18 世纪的浪漫乐派( romanticism ),到 60 年代的 rock n’ roll,再到近年的 chillwave 和 vaporwave。而 ENaO 的站长 Glenn McDonald 就直言是他是为了把自己认为无法轻易归类的单位整合,才自创了这种曲风。这种自圆其说的曲风开创方式同样流行,Mac Demarco 出道是就以 jizz-jazz 自居,本地也有黄靖( book rock )和 Nowhere Boys( cinematic rock ),台湾亦有厌世少年(tourette rock ) 等例子。
点击进 ENaO 中属于 escape room 的页面,我们先看见一个心智图( mind map )似的图像,所示的名字涵括了目前在 Spotify 上被定义为 escape room 的音乐单位,关联性强的名字会聚集一起,而名字体积愈大则代表愈多人收听,最“大粒”的两位别是 KAYTRANADA 和 Anderson. Pakk ,所以就是 funky 又有点电子元素的吗?非也,如前所述,escape room 是一个定义非常宽松的曲风,既有更偏向 IDM 或 ambient 的电子乐手 Laurel Halo 、Andy Stott 和 Tzusing ,也有更偏向 r&b 的 Blood Orange 、The Internet 和 Empress Of ,而其中最教我困惑的是 Sleigh Bells ,明明是 noise-pop 的乐队,为什么也给安上 escape room 的标签呢?
由此可见,escape room 与其说是一种音乐风格类型,似乎更接近一个有特定条件的框架,就如过去的 indie 和 Brit-pop 一样,囊括盖了各种风格的声音,其关联性更多是在于制作形式或时代潮流。而就目前资料所得,escape room 是以美学为依归,凡于美学上乎合者,均可入列,因此我们会看见 Grimes 、 FKA Twigs 、 Alice Glass 这类在装扮上个人风格鲜明的女将,也有 Flying Lotus 都自带一种明显超脱于过往我们对音乐人印象,而我相信最近 Billie Eilish 的突然走红,正反映年轻乐迷的审美基准愈来愈向 escape room 一派靠拢。
香港代表的话,我首先想到的是 Merry Lamb Lamb 这个名字。
那 escape room 是下一个乐迷们应该追随的 #hashtag 吗?难说,毕竟你会因为某类音乐受欢迎而增加了听见的机率,但你从来不会因为某首歌“受欢迎”而觉得它好听 ———— 还是交由你自己的耳朵决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