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愿】原声带除有草东没有派对仲有彩蛋--埋藏极深的音乐梦

撰文: 程若真
出版:更新:

一句埋藏在免费试玩版的咒语“呢嘛趴唭”,加上一个在1949年前便诞生的卡通人物,令《还愿》这款原先品质口碑俱佳的台湾独立游戏惹来华语圈的激烈政治争议。游戏制作商“赤烛”以软体品质检测为由,在开卖不到十天的情况下从国际网上销售平台 Steam 下架,独剩下一张游戏原声带,其中除收录了台湾独立乐团草东没有派对的游戏同名主题曲,原来更隐藏了一位教人意外的作曲家。

独立乐队为游戏制作配乐早有先例,像 65daysofstatic 便于2016年为动作冒险游戏《 No Man’s Sky 》负责配乐。回说草东没有派对这首〈还愿〉,以飘灵的女声和清脆的空弦结他开首,来到中段不意外地点燃了炸裂的结他声响,Big Muff 和 overdrive 之类的效果器应该都全开了,连主唱也在后期以“爆 gain ”方式处理,整体上是一首不过不失的摇滚小品。若果单看歌词和演奏实在未能感到游戏的乡土情怀,倒是开首的女声隐隐散发一股不详的凄美.....相信要玩过游戏以后才能听出滋味了。

若尝试从从歌词层面解读的话,“只梦到这里”、“还想和你谈论宇宙和天空”、“我们让大海淹没了嘴”、“无处混乱 也无处是你我”这些刻意不著边际的字句似乎都在代入某样事物逝去后的观点,不管那是时间,感情,抑或生命。

将原声带中另一首名为〈码头姑娘〉的曲子与草东的作品相较,则后者更贴近游戏的氛围,既怀旧又幽怨,作为完结洒花的“闭幕曲”,确实带出一种曲终人散的况味。歌词上诗韵与意境兼备,转调前的色士风演奏更是画龙点睛;同一首歌曲分为游戏角色“巩莉芳”和“杜美心”各自主唱的两个版本,妈妈的风格比较奔放,大眼睛的小女儿版本则表现得比较婉柔煽情,惟是两位女士在最后唱出的那句“若有来世,你还愿意吗...”,怎么听都不禁心里发毛。

除了这两首歌曲以及电视广告用的声带外,原声带中剩余的都是诡异的配乐,我仅是每首略略听过一遍便头皮发麻,不想再深究了。这些像要钻进人心里去的魍魉之音到底是出自谁手笔呢?查看一下歌曲资料,便能发现“杨适维”这个名字,先前提到的〈码头姑娘〉也是由他作曲,到底何方神圣?杨适维现为赤烛团队一员,在此之前曾短暂担任台湾独立乐队“南瓜妮歌迷俱乐部”的键琴手,又有数年时间顶著“三菱东京日联银行储备干部”的头衔,从其经历来看是一位相当有趣的人物。

他在这次《还愿》的制作过程中,除了参与开发游戏、帐目管理、发薪、洽谈合作等事务外,更兼负把整个游戏介面翻译成英文的重任。放眼国际的赤烛团队早在前作《返校》时便已经不惜工本要把翻译做好,创办人之一姚舜庭曾在访问中直言:“我们是第一天讨论就决定的,如果没英文版我们就死定了。”

2017年推出的《返校》也因此在国际市场上大获成功,而我们单从今次《还愿》原声带每首歌名的中英对照就能看出,杨适维选择更花心神的意译,而非直译的方式去与国外受众沟通。譬如,第二曲〈熊熊上学去〉翻译成“Come on! Have a Bite”,不禁令人思疑被咬一口的到底是什么,会否和游戏中那条红龙的饲料有关?另一首〈丧钟为你而响〉选择译作“Chime from Beyond”,而非“death bell”之类的直译,更能表达出“来自另一个世界的警示”之意境;至于〈美心在哪?〉译为 “Shall We Dine in?” 、〈禁锢〉译为 “Dripping Sanity”也是让我稍作联想便已经感到不安,那些嘎吱嘎吱的破门声和水滴声只消听过一遍就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还愿(游戏原声带)》整张试听

换个角度来看,正是赤烛团队在处理游戏细节上如此用神,所以在前导时期已能获得如此盛大的回响。遥想在“维尼熊事件”之前,无论是台湾境内,抑或海外玩家都对游戏表现出的精细和史料运用无不赞叹。将“本土元素”结合“惊悚悬疑”的创作手法过去在香港也盛行一时,除了《山村老尸》、《凶榜》、《回魂夜》和《猛鬼佛跳墙》等经典外,由创作人麦浚龙构思及执导的电影《疆尸》亦是近年一个上佳的示范。现在看到外界对《还愿》的著眼点愈来愈远离游戏本身,甚至发展至“因软体品质检测而下架”的境况,纵是害怕恐怖片和恐怖game如我者也委实感到十分可惜,只寄望这次下架是为了传说中的隐藏剧情而铺路了。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