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妹大学生组义工团 叹香港贫富悬殊 “好多人需要一盒饭”
与其做义工,有人觉得不如做多份兼职。不过一班在香港留学的韩国学生,就选择闲时做义工,透过帮助弱势,了解香港。
梦想成立NGO帮助中国和北韩的难民
现年22岁的崔耶瑟(Sophia),是中文大学IBBA系的3年级生,亦是KOSMOS(在港韩国留学生义工团)的第3任团长。她小时候的梦想,就是设立NGO(志愿组织),立志帮助北韩和中国的难民,而因为香港的地理位置和这两个地方也算近,读经济科亦较有名,所以她便来到香港读书,逐步为自己的梦想铺路。
来港前对香港的期望很高
Sophia认为,香港一向都给人很繁荣的感觉,“楼价又贵、物价又高,香港人的生活水平都好像很高,消费能力亦很好”,她来之前以为,香港人都会用英文对话,十分期待人们口中说的“中西文化合璧”。
之前觉得香港是一个国际化都市,以为香港人都用英文对话,十分期待会有中西文化合璧的感觉。
来港后对贫富悬殊感觉特别深
义工团其中一个主打活动,就是在惜食堂做义工。Sophia对惜食堂做义工的感受也十分深,因为她是从惜食堂得知,原来有很多人只是每天靠这个饭盒来维持生活,所以她每次装饭盒的时候,也会特别用力把饭菜压下去,“虽然只是多一点点,但也希望他们吃完之后能加油”。而今个学期她亦有跟难民组织合作,得知这些难民因为身份问题,无法在香港得到政府的福利,“他们需要的是帮助很多,但无奈政府能给他们的帮助只有很小,所以他们才会在这么艰难的环境下生活”。
营运义工团比想像中困难
“no-show问题真的非常严重!”Sophia和恩娥不约而同地认为营运义工团最大的困难就是这个问题。恩娥表示,“很多人报了名,但前一天才告诉我们明天有事来不了,之后就觉得他们完全没责任了。但我们就要临时临急去找人顶替他们的位置。最过份的人更加会不通知我们,那天直接不出现”。
而Sophia亦指出,和相关团体的沟通也是一大难关,“因为我们不懂中文,而对方又未必识英文,所以沟通上经常出现问题”。例如今个学期,KOSMOS有一项为难民筹款的活动,她原本约了相关团体见面,但约了两次也没有成功见面。“第一次去的时候是公众假期,我去到之后,竟然对我说‘今天是公众假期,我们不开门’;第二次去,明明约了10点半见面,但对方竟然说‘我现在才出门,12点才到’。因为对方是难民,英文说得不太好,后来才发觉原来是因为沟通上出了问题。”
有想过放弃难民团体那个活动,因为约了很多次也见不成面。幸好当我试著约他们最后一次时,终于见到面,知道他们是真的十分需要我们的帮助。原来我们只要踏出一步,便能接触到更多有需要帮助的人,这是我最深刻的经历。
辛苦但满足
做义工没报酬,但她们认为,得到的满足感是无法用钱衡量。Sophia表示,她来到香港后,第一次参与的义工活动,是去老人院探望老人家。“当初也没有抱很大的期望,但去了几次之后,有些老人家竟然记得我,甚至记得我的名字,那时候真的觉得十分暖心。所以在最后一次探望活动时,我差点哭了出来”。而恩娥亦认为,虽然在惜食堂工作是很辛苦,“三小时一直站著,对著饭菜,又热,但做完之后,真的觉得十分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