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节讲鬼】鬼片为何总是女鬼?原来有得解释
今日是农历七月十四,相传是阴气最重之时。阿妈教落,七月不要出夜街、不要梳头,甚至不要讲个“鬼”字,当然不要睇鬼片!但讲开又讲,为何大部份鬼片都是女人做鬼?有连登巴打说,因为女人不用化妆都吓到人,又话因为女人比较小器,所以特别恐怖啰!
以上都不可以说是错,但其实女鬼特别凌厉都有得解。
高街花子
总是见到别人见不到的。你说你不碰灵异,但灵异总会有日碰上你。不去说不去想灵异,不是最佳的逃避方法,反而知彼知己,人家才不会找上你。
恐怖片有好多种,但不论西洋定东洋,鬼都是以女鬼为主,当中尤其以贞子最为深入民,长发下的凌厉眼神、张牙舞爪从电视爬出来……
不少人口说没被吓倒,但其实已经标尿。世上的男鬼不是不存在,《咒怨》中的俊雄都很恐怖,但角色设定其实是小朋友。
受愈多冤屈死后愈凄厉
不过鬼片等于女鬼,原来可以从心理学角度研究。恐怖片中的小丑、杀人狂,都是一个暴力的角色,所以用男性孔武有力的传统印象会令人感到恐惧。相反,鬼片中女鬼的性格设定就是凄厉、含冤,所以要报仇,这个设定其实是针对女性作为弱势群体的传统价值观,她们化做厉鬼伸冤。
好似贞子因为被父亲推下井,被困井内足足7日而充满怨念地死去;伽椰子就因为被丈夫猜疑而杀死并肢解,因而变成厉鬼。鬼片中,当她们生前受愈大的冤屈,她们就愈易变成厉鬼。
而男人自古以来的性别定型就是刚强,跟鬼怨念十足的设定并不符合。试想像,如果有个男人披头散发咁去吓人,睇落就会好怪、不合理。
除了因为性别定型,另一个说法就指跟鬼的由来有关。人死后会变成鬼,但鬼不会一直都是鬼。于华人社会而言,人死后的一切都要靠在生的人烧衣供奉,没有烧纸屋、衣服,先人就无屋住无衫着。所以无被供奉的先人,就会成为孤魂野鬼。
无被供奉成孤魂野鬼
怎样才有后人供奉?首先就要有后代。但只有结婚才会有被供奉的可能,未婚的女人死后,神主牌是不可能被放在家中祭祀。甚至在以往三妻四妾的社会,如果做人妄侍,根本无可能会跟丈夫一起被供奉,除非妾侍生出男孩,男孩长大后再供奉。所以有更多的女人无被后人供奉的情况之下,成为吓人的鬼魂。
讲到尾,女鬼的出现,都是因为女性的地位较低微,衍生出受压迫的角色定型。不过,鬼片用女鬼的原因都可以好简单,因为女人癫起上嚟,都真系几恐怖。
你都想成为开笔一份子,稿件可电邮至opener@hk01.com;文章纯属作者意见,不代表开罐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