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通|专家料人币资金池扩大 港银有机会加息吸存款
临近10月国庆,中港金融市场接二连三有新互联互通机制出台,继跨境理财通通车后,下星期五债券通亦会新设“南向通”,打破过去四年仅得“北向通”的单线行车局面。“南向通”首阶段年度总额度为5,000亿元等值人民币,将会对本港的人民币市场带来什么变化呢?专家预期,随着人民币跨境使用范围扩大,人民币资金池每年可录单位数升幅,更会成为本港银行加息吸纳人民币存款的诱因。
走过四年单行路 债券通终变双向通车
债券通早于2017年,由中国人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创立,不过受到内地资本管制等实际操作考虑,四年以来,一直只有“北向通”单边行车,即是容许国际投资者参与中国债券市场,而未构成“南北双通”的双向通车。因此,下周五(24日) 正式开通债券通“南向通”,自此内地机构投资者亦可以投资本港规模达3,000多亿美元的债券市场,是进一步扩大两地债券市场互联互通的里程碑。
与“北向通”不同,今次“南向通”设置了年度总额度和每日额度,额度在两种模式间共享。首阶段资金净流出的年度总额度为5,000亿元等值人民币,每日额度为200亿元等值人民币。
投资币种无限制 率先涵盖人民币和港元债
“南向通”初期会率先涵盖人民币和港元债券,金管局表示,内地投资者经“南向通”可投资债券范围并没规限币种。不过初时因系统发展需要时间,所以会先涵盖人民币和港元债券。未来会争取扩阔至投资其他外币债券,但现时未有时间表,相信也不会用太长时间去做。
对于每日最多200亿元的人民币资金,初期会流入什么本港债券,光银国际董事总经理兼研究部主管林樵基接受访问时表示,首阶段内地机构投资者最感兴趣的,料是由国际企业发行的港元债券,特别是评级高及流动性好的债券。对于本港债市而言,内地投资者将成为一个新购买力。
“南向通”增国际企业来港发债机会
本港债市的发展经常遭市场批评是缓慢,今次“南向通”能否成为一个新动力呢?林樵基认为“南向通”有助增加国际公司来港发债的诱因,因为发债企业在乎的主要是两大条件,一就是资金流动性,二就是发债成本,亦即是债息。当“南向通”开通后,本港债市可以引入内地机构投资者买家,为市场带来新购买力,对上述两大条件都有正面推动。至于会用什么货币发债,则视乎企业需要,以及息率走势。
本港优势在于首次债券发行 占亚洲市场75%
对于本港债市,金管局今年曾经发文回应,直指本港债市是遭低估的市场,并引用独立国际行业组织的数据,指出香港债市是亚洲区安排国际债券发行最具规模的中心,占去年亚洲国际债券发行额的34%。
金管局引用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数据指出,香港在首次债券发行方面,亦明显领先于其他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占亚洲市场的75% (180亿美元),高于新加坡(9%)及英国(5%)。
人仔点心债销售突破千亿元 创2015年以来最高
从离岸人民币债券发展的规模看,本港债市今年亦见有明显进展。根据《彭博》统计资料,近三年以来,本港的点心债(即是境外发行的人民币债券)销售额拾级而上,同比上升。截止今年首八个月,人仔点心债销售突破1,000亿元,创2015年以来最高(详见上图)。
今次“南向通”的落实,令到人民币的投资功能及范畴得以扩大,对积存在本港的人民币资金池,产生刺激作用,可望继续扩张。
人民币资金池突破八千亿 创近六年高
今年以来,本港银行的人民币存款额拾级而上,由去年初的6,000余亿元,升至突破8,000亿元大关。
根据金管局数据,计及活期及定期存款,人民币存款金额由今年初的6,640亿元左右,上升至最新8,208亿元,创下2016年年初以来新高。
林樵基预期,随“南向通”以及早前提出的“跨境理财通”逐步推行,将推动本港人民币资金池持续扩张,并刺激本港银行,开始调高人民币存款息率,“息诱”散户。当资金池规模扩大,将再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