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专题】从日常生活入手 轻松培养子女正确的理财观念

撰文: 黄慧雯
出版:更新:

女人在结婚及生孩子后,除了生活上有很大的变化之外,就连金钱观、理财概念也会有很明显差异,由个人到婚后要管理一个家庭的开支,往往不知从何入手,有专家建议每月为家庭做进支表,详细记下每项支出及收入,有助管理及规划家庭财富。父母有正确的理财观念,同时有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而透过日常一些生活细节,也是很好的亲子理财教育。

保良局生涯规划及理财教育中心与积金局合作的亲子理财活动,主要到幼稚园教家长及小朋友理财的基本概念。(受访者提供)

现今很多家庭都是由女性掌管财政大权,一个家庭的基本开支,由水、电、煤到孩子的教育,每一项支出也不少,要管理一个家确实不易。注册社工、保良局生涯规划及理财教育中心主任庄子霖说,不少女性婚后在计划家庭财政方面,也会遇到问题:“很多家庭,特别是生小孩后,支出多了,在财政方面也要重新计算,其实往往都是一边学习一边适应。而最理想的家庭开支管理就是每日或每星期,将所有收入及支出的项目记入进支表中,可将家庭及个人开支划分,再评估家庭每月的基础使费,可让你清楚每项支出,从而作出修订,例如今个月用多了钱在食方面,就可以想想下个月是否能再悭一点,而在过程中更易学习管理家庭开支。”

小朋友对电子货币的概念模糊,更以为八达通内的钱可以无限使用。(资料图片)

孩子以为八达通可以无限“嘟”

父母要学习理财,而孩子同样要由小培养正确的理财观,生活在香港物质生活丰裕,很多父母或长辈只要看到孩子喜欢的,就会无条件的买给他们,令孩子觉得一切也来得轻易,不懂珍惜之余,也不会对钱有任何概念,加上电子货币愈来愈普及,小学生每日搭车上学、学校小卖部买零食等,都可用到八达通,父母又将八达通增设自动增值,这令他们觉得八达通内有无限的钱可用,随时可以“嘟”来购物。

庄子霖说:“我唔赞成俾小朋友用八达通,除了搭车需要,其余使费都建议父母俾现金小朋友,有钱在手令他们容易计到自己用了几多,看到手上的钱不断减少,就会意识到自己要悭住使。”另一方面,虽然很多父母知道要教孩子要分辨“需要”跟“想要”,但父母早已满足了孩子的“需要”,且通常只教孩子不要花钱在什么地方,却从没教他们应该花钱在什么地方。庄子霖表示要教孩子理财,最好的方法就是从日常生活中入手,例如到街市或超市,也是很好的亲子理财教室。

注册社工、保良局生涯规划及理财教育中心主任庄子霖。(黄慧雯摄)

“小朋友在幼稚园阶段已可以开始教他们简单的理财概念,如钱是什么,我们曾经到很多幼稚园举办亲子理财工作坊,我们先教父母,再教小朋友。过程中会透过不同的活动,让亲子一起学习理财,其中会要求他们将开支记在进支表内,学习一些基本的理财概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建议父母请孩子一起到超市,事前先跟他们说清楚要买的东西,父母只是从旁协助,过程中可以让小朋友学习正确的购物决定,分清哪些属于‘需要’,哪些是‘想要’,而他们觉得可以帮到妈妈,也特别有满足感。”

教孩子理财的3大重点

庄子霖提醒家长教小朋友理财,身教相当重要,如父母胡乱挥霍,也会影响孩子用钱的态度,此外也要留意以下几点:

(Istock)

1. 奖励​

除了物质,父母可以其他非物质的形式奖励孩子,如给他一次话事权,可以自己做决定等。

2. 零用钱

发放零用钱给小朋友前要考虑你想他们用在什么地方,是否真的有需要用钱,若你想他们将部分储起,就要有清晰的指示,向小朋友说明。

3. 储蓄

当孩子有储蓄时,请小朋友要将部分用在家庭,如父母生日买礼物等,目的是要他们自小学习对家庭负起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