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犯禁? 5本竟曾被禁的经典小说
历史上曾经在世界各地被禁的书多不胜数,有些原因似乎“理所当然”,不难明白,但也有些是荒谬得令人摸不着头脑,只是当权者的过敏和怯懦所致。香港在基本法的保障底下,拥有新闻及出版自由,尽管不是每家书店都愿意购入雨伞运动的书,公共图书馆亦未必有齐我们想看的政治题材书籍,但严格来说还是没有什么真正的禁书。
这里罗列的都是外国的例子——几本你也许不知道曾经被禁的经典小说(不一定与政治有关)。可喜的是你现在都能轻易在公共图书馆找来读读,自行判断是否禁得有理。时代进步,昔日的禁忌今天可能已是平常事,只是这阵子我们也难免会担心,今天你以为相安无事的,会否在明日犯了禁也不自知。
1. 《爱丽丝梦游仙境》(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童话也曾是禁书?也不过是个小女孩和兔子堕进树洞的奇幻故事罢了,究竟犯了什么禁?原来,《爱丽丝梦游仙境》曾于1931年在中国湖南省被列为禁书,当时负责审查的人员认为,动物不可以跟人类说同一样的语言、有相同程度的智慧,觉得这是对人的侮辱,更有误导小朋友的可能,从而带来不可想像的后果。太奇幻,原来也会触动政府的神经,这才是真正的奇幻吧?
2. 《美丽新世界》(Brave New World)
科幻小说的重点很多时在于其“幻”的部分,除了是对未来的想像,也揭示一些潜在的社会问题。与《一九八四》(Nineteen Eighty-Four)齐名的反乌托邦小说《美丽新世界》,就把2540年的伦敦,描绘成一个光怪陆离的科技社会,讲生育科技、心智操控、催眠教育等,表面看似进步,却其实渐渐走进了一个人类不再爱思考的境地。像写了一本预言书,太过惊心动魄,加上对性爱的描写,当时在爱尔兰和澳大利亚都曾被禁,美国也有些州份不许此书放在课纲之内。
3. 《麦田捕手》(The Catcher in the Rye)
这部于1951年出版的经典小说曾是禁书本来不足为奇,因为当中有性爱的描述,也使用了大量的俗语和粗话,都是过往容易“犯禁”的元素。不过,原来它真正被禁的原因,是书中描述的青少年焦虑和反叛的内容,对年轻读者或会带来不良的影响。让人疑惑的是,年轻人不是或多或少都这样吗?所以当年曾把《麦田捕手》列为禁书的学校和图书馆后来都觉悟了,如今它不单是学校的指定读物,更是头号文学经典之一。
4. 《达文西密码》(The Da Vinci Code)
也许错在开篇太有自信,说书中对文献和仪式的描述都是准确无误,才招致读者和宗教团体猛烈的批评。当然,也有说是揭露了基督教不可告人的过去,本来真实与否不易考证,但亵渎上帝、危害教徒的信仰,已是个很大的罪名。不过,《达文西密码》出版于2003年,已是个思想较开放的年代,除了在黎巴嫩正式被禁外,其余地方就只有宗教团体的抗议声音。书,仍然可以读。
5. 《华氏451度》(Fahrenheit 451)
这是一本真正有关禁书的禁书,对于影迷而言,或会对杜鲁福的同名改编电影(港译《烈火》)更有印象也说不定。小说描绘在不久的将来,自由愈来愈受到压制,连阅读都变成了禁忌,免得异见被迅速传播。过瘾的是负责打压的不是警察而是消防员,他们以华氏451度的高温把所有书本通通焚毁。最后人们决定组成一个社群,把书本内容背诵,与权力对抗,非常热血。讽刺的是《华氏451度》又真的经历过被禁风波,只能慨叹拥有权力的人都是不怎么阅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