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卡风球|“十月风暴”不常见 近25年仅三次10月挂8号风球
踏入10月风季未结束,热带气旋却接踵进入南海,天文台今日更就热带风暴“浪卡”发出8号风球。回顾二战后累计有14个“十月风暴”,天文台需发出8号风球,当中台风“黛蒂”及超强台风“爱茜”,更为本港带来10号风球。自1995年的台风斯宝后,天文台仅于2016及2017年的10月发出8号风球,因此浪卡是近25年内第三个“十月风暴”。
纪录显示,天文台在1954年及1972 年的11月,都曾发出8号风球,两个“十一月风暴”均叫“柏美娜”。
▼“浪卡”袭港▼
距港440公里 天文台发8号风球
“浪卡”今早最接近香港,在本港以南约440公里掠过,再加上与一股东北季候风的共同影响,天文台一早预料本港风势会增强,遂在今日清晨5时40分发出8号风球,是近五年第三个“十月风暴”,其最接近本港时为热带风暴级别,料将移向海南岛及越南北部。
之前两个“十月风暴”为2016年的超强台风海马及2017的强台风卡努。
▼各地预报系统预测热带气旋“浪卡”路径▼
最迟8号风球为11月8日
风季未完,翻查天文台资料,自1946年起,本港已有16个热带气旋(不包括浪卡)在10月或之后,为本港带来8号风球,当中热带气旋级别最弱是1957年一个无名的热带风暴,另包括4个超强台风,为1954年的“柏美娜”、1967年的“嘉娜”、1975年的“爱茜”、以及2016年的“海马”。
1972年11月8日的强台风“柏美娜”,8号风球持续14小时,成有记录以来最迟的台风;排名第二是同名的超强台风“柏美娜”,发生在1954年11月5日,先后发出8号及9号风球;而第三位是强台风“伊兰”,天文台在1974年10月30日亦发出8号风球。
台风“黛蒂”10月带来10号波
十月风暴未必较弱,翻查资料,台风“黛蒂”在1964年10月13日为本港带来10号风球,历时约8小时;相隔约十年,超强台风“爱茜”在1975年10月14日为本港带来另一个10号风球,但维持时间相对较短,只有近3小时。
此外,超强台风“柏美娜”在1954年11月6日、台风“奥西亚”在1950年10月5日,以及台风“嘉曼”在1974年10月19日,亦分别在十月为本港带来9号风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