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暴雨|郑州地铁惨剧14人遇难 明渠改暗渠疑成致命关键

撰文: 林芷莹
出版:更新:

7月20日,河南郑州遭受暴雨侵袭,地铁5号线五龙口停车场及周边区域严重水浸,至傍晚6时许,积水冲垮停车场出入场线挡水墙涌入正线区间,导致5号线超过500名乘客被困列车中。今日(27日),郑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公布,在地铁5号线中共有14人因灾遇难。
事实上,五龙口停车场地势比周围相对较低,更是10年前郑州市水浸的“重灾区”,是当地人众所周知的低洼地,而停车场对面曾有一条明渠,后来因为修路和环境整治才变成暗渠。到底停车场选址是对是错?暗渠又是否此次泄洪不畅的原因之一呢?

地铁5号线五龙口停车场出入场线挡水墙被洪水冲倒。(红星新闻)

《红星新闻》报道,暴雨当日,在五龙口停车场北面修建地铁8号线的工人刘师傅目击事发经过。他表示,当日积水涌入宿舍,他只能投奔住在高层的工友,但没过多久,停车场的围墙就被洪水推倒,积水就犹如海浪般涌入停车场,然后漫过挡水板径直灌入隧道,“洪水最猛的时候,水位超过了隧道的洞口”。同时,停车区域一侧的围墙亦倒下,洪水不断涌入停车场。

报道指,被冲毁的围墙约有20米长,位于五龙口停车场东南角。破碎的围墙和钢筋护栏倒在停车场内,与倒塌围墙相连的一堵墙也出现几条裂缝,墙被钢绳绑着拴在树上。围墙的基座大约80厘米高,为砖砌结构,上方是钢管的围栏。

居民:五龙口停车场就是低洼地

五龙口停车场附近有多个工地,北面是正在兴建的地铁8号线一期工程,西面是一条还未建设完成的公路,南面是兴建中的楼盘工地和环保路。其中,位于西面的公路与五龙口停车场之间并无围墙,只有一排临时搭建的蓝色铁皮围挡,部分围挡在暴雨当日被洪水冲开,造成大缺口。有居民透露,当日的水位超过膝盖,因为公路未修建好,下水道未能发挥作用,积水都流向地势低的地方,“停车场就是一个坑,水想不进去都没办法”。

在南面,停车场与楼盘工地之间相隔一堵围墙和小路,其中有10多米长的墙面倒向了停车场。有地盘工人称,当日五龙口南路的部分积水通过工地前的支路灌入小路,围墙倒下后,积水开始流入停车场。据了解,五龙口停车场是

地面停车场,但地势比四周的马路和楼盘低很多。有居民透露,该处是附近众所周知的洼地,是造成洪水从多处汇入的原因之一。

明渠变暗渠?

事实上,五龙口附近的积水问题由来已久。据《郑州节水点改造及河道梳挖工程市领导分包一览表》中,五龙口明沟(桐柏北路-五龙口)因为排水能力差而榜上有名。郑州市政部门负责人曾介绍,伏牛路、桐柏路等路段的道路积水,主要是排往五龙口明沟,并通过五龙口明沟排出市区,但积水进入五龙口明沟前,需要“爬”过80厘米的高坡才能进入河道。

附近居民介绍,五龙口明沟有数十年历史,后来附近修建五龙口污水处理厂,小河就变成该厂的排水河。蓝天路修建后,小河从道路下面穿过,若遇到暴雨天气,过量的积水就会越过路基直接排入五龙口明沟,汇入贾鲁河。由于蓝天路环境整治,几个月前五龙口明沟变成暗渠,或因此造成本次泄洪不畅的原因之一。

报道指,长约50米的五龙口明沟被长方形的钢筋混凝土水泥板盖住,盖板上铺了一层绿色的防尘布。五龙口明沟的位置是沿河绿化工程的起点,往前垒起来的土坡被铁丝网拦着,里面种了绿植,往后是一堵墙。虽然挡板覆盖的通道高出公路,但仍然是整个河边地势最低的地方。

在暗渠附近开店的店主称,当日曾查看排水情况,见到暗渠前面竖着黄色挡板,但仍有大量洪水从挡板周围流入,“如果没往那里流,洪水会更严重”。他推测,放置挡板是防止有人走到河边,但不清楚挡板是何时安装,是被洪水冲倒抑或被人拆除。

对于为何将明沟变为暗渠,并设置挡板。郑州市高新区石佛街道办工作人员曾介绍,由于河道与蓝天路存在高差,有安全隐患,因此在河道上增加盖板,上面开发成绿化带。至于增加盖板对泄洪的影响,对方则表示“这种情况应该都考虑过的”。

选址质疑

本次暴雨揭出五龙口区域地势低,排水条件差,引发当初地铁停车场选址的质疑。据了解,《地铁设计规范》中车辆基地的选址有六个要求:用地应与城市总体规划协调一致;应有良好的接轨条件;土地面积应满足功能和布置的要求,并应具有远期发展余地;应具有良好的自然排水条件;应便于城市电力、给排水及各种管线的引入和城市道路的连接;宜避开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不良的地段。

此外,《地铁设计规范》规定,车辆基地运用库、检修库、高层建筑屋面雨水应按十年一遇暴雨强度计算,排水工程与溢流设施的总排水能力不应小于50年暴雨重现期的雨水量;车辆基地的建筑屋面、车辆段上盖物业平台的结构防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5的有关规定。

有高校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教授指出,地铁停车场选址一般不能太低洼,至少不要低于周围地面,因为一方面考虑防洪,另一方面停车场洗车也需要排水,“停车场和地铁隧道一样,防水都是有要求的,既不能投资过高,也不能让人不方便,需要根据当地的气象资料,找到一个平衡点,做出优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