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野生象群北迁何时回家? 专家:大约在冬季,或长期留在玉溪
15只野生亚洲象从云南西双版纳一路北上,除了引起全国关注,近日更成为国际焦点。截至昨日(13日)傍晚6时,象群持续在玉溪市易门县十街乡小范围活动。
对于象群未来走向以及何时回家等问题,云南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教授陈明勇表示,目前已初步为象群规划路线,引导牠们从玉溪新平行到普洱墨江,最终返回西双版纳,但回家时间可能是“大约在冬季”。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报道,从6月5日离开昆明市晋宁区进入玉溪市易门县后,象群已在易门县停留超过一周,其中一只离群的公象位于象群东北方向,持续在晋宁区夕阳乡活动。
象群停止北上是人为所致?
对于象群为何到达易门县后停止北上,陈明勇解释,大象并非停止北上,而是当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监测人员每天通过观测研究象群行为的变化,发现在环境不适宜时,象群的移动速度就会加快。因此,在象群进入晋宁双河乡后,当局就用大型车辆、机械设置障碍拦截,以及用食物引导象群,将牠们向西、南方向引导至易门,避开人口密集区域。
象群逗留易门县与雨天有关
相比起此前日行十余公里的速度,象群已在易门县逗留超过一星期;牠们白天在山林休息,夜晚则外出活动、觅食。陈明勇分析,象群在易门县停留,很大程度上是受天气影响,降雨会减低大象移动速度,雨水入眼会导致行动不便,此外坡面泥泞湿滑,也导致大象容易跌倒。
此外,专家组判断象群或正在等待离群的公象“归队”,相信双方汇合后就会迅速离开。陈明勇介绍,象群和离群公象之间会有声音交流,而在6月11日、12日,监测人员同步监测到离群公象和象群领头母象的叫声。离群公象收到“信号”后,正逐步往象群的方向靠近。目前,双方的距离已经从18公里缩短至14公里。
象群回家时间“大约在冬季”
陈明勇表示,已初步为象群规划路线,引导牠们从玉溪新平进入普洱墨江,最终返回西双版纳。他介绍,进入雨季后,大象的食物丰富,食物的诱导作用不大,但进食大量的植物后,大象都需要补充盐分来消化植物纤维。由于易门县一带几乎没有含有盐分的矿物质水塘,因此在引导策略上,也开始采取投喂一些含有矿物质盐分的水源以引导象群。
陈明勇称,在保证人和亚洲象都不受伤害的前提下,指挥部将继续采取拦截、投食引导等措施,继续控制象群不东进、不北上进入人口密集区域,继续引导象群往西、往南移动,“最好的情况就是希望牠们能够找回原来的路,或者重新发现一条道路往回走”。
然而,由于象群回家路上需要翻越红河、哀牢山、无量山等一系列天然屏障,雨季来临后红河水涨,只有几个月大的幼象过河风险很大,再加上夏季食物比秋冬季节丰富,因此指挥部研判象群在短时间内暂无法回到普洱或西双版纳,最乐观预判可能要冬季才成功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