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伤截肢失去野外生存能力 青海展出全球唯一圈养荒漠猫
荒漠猫是中国特产的珍稀猫科动物,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由于牠们习惯晨昏夜间活动,栖息于草原、荒漠上,因此常人难以在日常生活上接触及亲眼目睹。
近日,位于青海的西宁野生动物园向公众展出一只荒漠猫。据介绍,该只荒漠猫去年10月被人发现受伤,其后被省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救助,经治疗后已伤愈,成为目前全球唯一在动物园圈养并展出的荒漠猫。
去年10月19日,有民众发现一只受伤的荒漠猫,警方接报后立即将牠送往青海省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经兽医检查,牠是一只成年雄性的荒漠猫,左前肢粉碎性骨折,体重仅为3.6公斤,而健康雄性的荒漠猫体重应为5至8公斤。
西宁野生动物园副园长齐新章介绍,荒漠猫应激反应较大,考虑到内固定或者外固定手术效果不佳,经省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兽医院专业技术人员讨论后,最终决定为牠的骨折部位截肢。
手术后,该只荒漠猫在省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隔离康复治疗,目前截肢部位伤口愈合良好,体质逐渐恢复,攻击意识明显,应激反应强烈。
由于该只荒漠猫已截肢,不具备野外生存能力,无法放归野外,且长时间在笼箱内高度应激不利于牠的康复。为了增加活动量,园方将牠转至小型猫科馆单独隔离饲养,人为干扰较少,且环境比较黑暗安静;晚上则将内外通道门打开,让牠自由进出增加活动量。
考虑到长时间不照射阳光,会导致荒漠猫免疫力下降、骨质疏松、引发眼科疾病,园方开始尝试每周两天都会对外展出荒漠猫。经观察,园方发现牠对游客应激反应不大,不会主动逃离到游客视觉死角,甚至会主动到靠近游客的铺板处晒太阳,开始适应和习惯园区的生活方式。
为了让更多的人士关爱野生动物,西宁野生动物园周一(19日)起决定向全球为该只荒漠猫征名,活动将持续1个月。民众可在西宁野生动物园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Bilibili等平台上留言,或以电邮、邮寄等方式提供名字;园方将于下月16日从海选名字中选取5组名字,并透过网上各平台投票,并于5月21日公布最终名字。
荒漠猫又称为漠猫、草猞猁、中国山猫,为猫科猫属的动物,是中国的特有物种,主要分布于甘肃、陕西、青海、四川、宁夏等地。荒漠猫体形比家猫大,尾长且身上有明显的6至8个黑白相间的环,耳端生有一撮短毛。牠们在晨昏和夜间活动,性格孤僻,主要以鼠类、鼠兔、旱獭、鸟类等为食。
(青海新闻网/西宁野生动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