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卫星定位断线河北司机不愤被罚款自杀 专家:没有讯号很常见

撰文: 林芷莹
出版:更新:

河北省沧州市货车司机金某强,周一(5日)留下遗书称,其驾驶货车途经唐山市丰润区超限检查站时,疑因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断连线被罚款2000元(人民币,下同),决定在超限站服农药自杀。他最终抢救无效身亡。
熟知内地道路交通法规的货车维权专家王金伍称,北斗卫星定位记录仪的作用之一是限制司机疲劳驾驶,但卫星定位难以在所有地区全覆盖,因此记录仪有时会如同手机般没有讯号,情况很常见。

据车辆定位设备运营设备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北斗断线原因可能与设备,欠费或讯号问题有关,而设备问题则分为本身有故障或人为关闭。若货车驶入大山地区或偏僻地方,讯号就有可能受到干扰,会有短时间的断线问题,但系统会自动恢复。

北斗卫星定位记录仪采用是北斗+GPS双模式。(网上图片)

工作人员续称,经查,金某强是没有欠费,其货车上的北斗卫星定位记录仪于去年12月已经断线。由于记录仪使用频率高,用户又可下载App做监控,且记录仪长期不连线,司机的所属公司肯定会发出通知,因此他估计车主是一直知情。

对于卫星定位断线,王金伍表示,重型货车上的记录仪成本价约200元至300元,一般用电信卡或者联通卡,难以在所有地区全覆盖。他介绍,卫星定位出现断线的情况一般有三种,包括记录仪质量差,运营商信号差,以及人为造成。

他举例,卫星定位断线后,司机有时候无法及时发现,当系统发现就会被罚款;若两名司机每人一张卡,他们换班后忘记换卡也会被罚款。由于近两年运输行业不景气,收入低,“司机对罚款有点承受不了”。

王金伍又称,虽然货车司机被罚款可以提出质疑、采取维权,惟因依法维权的成本很高,且诉讼受地域限制,只能在事发地进行,司机往返成本太高。

王金伍称,卫星定位难以在所有地区全覆盖,因此北斗卫星定位记录仪有时会如同手机般没有讯号,情况很常见。(网上图片)

事实上,早在2012年,交通运输部就作出规定,12吨以上固定参数和用途的车辆,例如货运车辆和半挂牵引车辆等,都必须安装北斗行车记录仪。同时,旅游车、巴士,以及运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品的专用车辆,都必须安装北斗行车记录仪。

北斗行车记录仪属于“黑盒”,它会实时记录车辆的各种行驶资讯并向控制中心上报,是作为交通事故判定和维护司机合法正当权利的法定依据。

前述专家指出,记录仪质量差、运营商讯号差都会令北斗行车记录仪断线。惟《观察者网》报道,记录仪是北斗+GPS双模式,而北斗系统有53颗卫星,GPS系统有30颗卫星,是属于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两个全球定位导航系统,同时失效断线的可能性为零。

同时,中国有超过700万个基站,数量占据全世界70%,特别是在公路和铁路沿线都有讯号加强,因此难以找到长时间行驶没有讯号的地方,若长时间没有讯号上报,系统才会判定为断线,并会自动致电司机要求核实情况。因此,普遍性的“北斗断线”说法是不成立。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