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唯一!深圳女网红夺国际数学奖 16岁入牛津 曾在港工作7年
近日,深圳女生朱雯琪在英国数学及应用学会(IMA)两年一届举办的Leslie Fox Prize颁奖中,成为了本届牛津大学唯一得奖者,也是唯一获奖的中国人。朱雯琪表示,希望以后回国进大学工作,把所学贡献给祖国的数学领域。
3年前,朱雯琪发布的一则内容为“牛津大学年级第一毕业”的短片引发关注,并遭到网友的质疑和攻击。然而,在收到一名数学博士大V的出题挑战时,她以绝佳的速度解题,最终“自证清白”。
因被欺凌10岁退学 却无损其学霸之路 点图放大了解及浏览更多朱雯琪的照片:
据了解,今年2月,她收到牛津大学数学系的录取信,11月毕业后留在牛津数学系工作,开始为期两年的博士后研究,明年开设研究生课程,年薪约40万元(人民币,下同)。
不叫妈妈叫老师
朱雯琪祖籍在湖南,在深圳长大。母亲曾经是中科大少年班的毕业生,父亲则是人工智能方向的博士。由于朱雯琪小时候有鼻炎,常常请假影响学业成绩,加之同学常嘲笑她,拿她的鼻炎、外形甚至是姓氏开玩笑。当时只有10岁的她,逐渐变成厌学。
后来,朱雯琪的妈妈决定:自己在家教。而这一教,便是两年。在朱雯琪的记忆里,妈妈更像是导师的角色。有别于学校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母亲会引导她探索,鼓励自己钻研,遇到问题再请教。她每天的学习时间也与同龄人不同。常常是上午10点开始学习,到了中午和妈妈外出吃个午饭,再回来学习到下午5点。
一次偶然的经历,让朱雯琪深深扎下了对数学热爱的根。朱雯琪回忆道,有一次,父亲给她讲起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罗尔定理,并演算了怎么证明它们的过程:
但他并没有要我懂的意思,只是玩儿似的跟我演示。
这一通操作却在朱雯琪内心擦出了不小的火花。之后,每一次她见到爸爸都要将步骤回忆并重新演算一遍,问他是不是这样。就这样,她来回演算了30多次,终于把第一次看似“天书”的证明步骤演算完整。自此之后,数学成了她最感兴趣、最著迷的学科。
【延伸阅读】好励志!清华大学天才清洁阿婶 靠“走音钢琴”自学 终登台演出(点图放大浏览):
12岁考上高中 16岁收到牛津录取通知书
在家学习了两年后,朱雯琪高中考进了深圳国际交流学院读书。 16岁那年,朱雯琪迎来人生转捩点——她收到了来自牛津大学的录取通知。2010年,朱雯琪正式入读牛津大学。她表示,在牛津大学读书,能坚持下来的人,都是在做自己热爱的事情,这点最让她受到鼓舞。
所以,很多时候,我很羡慕那些硕士一毕业后,就直接进入读博士从事数学研究的人,他们很清楚一开始要做什么,而不被外界所迷惑。
在谈到自己毕业时的职业选择时,朱雯琪不禁感叹道。
功成名就后 发现数学是自己内心的归宿
2014年,朱雯琪从牛津大学本硕士毕业后,进入了香港的摩根大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做投资分析,随后进入香港的高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前后工作了六七年的时间。投入的高薪工作,让她获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也让她陷入了一种“虚无主义”的价值焦虑中。
经过深思熟虑,她决定回到学校再攻读一个数学建模与科学计算的硕士学位。幸运的是,数学的学习之路再次为她带来成功的喜悦:在30多名同修该课程的同学中,她以综合成绩第一毕业,并顺利收到了博士录取通知书。
只要坚持在自己热爱的数学领域持续进步,该来的自然都会来。
【延伸阅读】数学天才柳智宇曾拒绝麻州理工“选择出家为僧” 12年后现况曝光(点图放大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