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惊人学习能力? 内地年轻人养黏菌宠物解压 玩家人数超欧美日

撰文: 林芷莹
出版:更新:

继养“纸盒狗”、“芒果核”之后,愈来愈多内地年轻人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养黏菌当宠物的经验。有“饲主”介绍,养黏菌的初衷可能是想转移注意力、解压或寻求陪伴。
黏菌卖家表示,近两年国内的黏菌玩家人数已超过欧美和日本,但黏菌的聪明行为被夸大,其实只是本能,“找到食物之后会用最短路线连接食物的行为,只是因为这样最节省能量而已”。

《九派新闻》报道,菌物科普博主“曳尾菌”周晴烽介绍,黏菌既非真菌也非细菌,而是一种真核生物域-变形虫总群-黏菌纲的生物,无毒无害,只会经历营养阶段和繁殖阶段。

营养阶段的黏菌叫作原质团,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会不断分裂成树枝状到处爬行,通过吞噬食物颗粒来获得营养,只有繁殖阶段才会出现在有光亮和略干燥的地方,整片原质团集体变身,长出一根根像蘑菇或一团团像粉末的子实体,散播孢子。

刚唤醒的黏菌。(九派新闻)

从事科普相关工作的王君(化名),2019年因工作压力大,想通过养宠物来转移注意力,又考虑到黏菌所需的空间不大,万一养不活也不会带来较大的精神创伤,便从“曳尾菌”网店购入名为“刚丝绒泡菌”的黏菌。

她介绍,黏菌的生长状态较好时,一晚就能在培养盒中长成“菌帘洞”,有时还会长到垫纸外,为了不污染环境,她更换垫纸时就不得不把黏菌破坏,需要用热水将旧垫料上以及爬到垫料以外的黏菌烫死,“但是每次烫死它们时还是会有种杀死了生物的内疚感”。

长成“菌帘洞”的黏菌。(九派新闻)

王君表示,饲养黏菌需要每天喂食,但她因工作过于忙碌,经常加班且常要出差两三天,无法保证其正常的喂食和更换垫纸,黏菌明显变得虚弱,“那段时间恰好是潮湿的夏季,房子里霉菌泛滥,养了一个半月后,最终所有黏菌都被霉菌污染并杀死了”。

同样从“曳尾菌”的店舖购买黏菌的顾女士称,刚拿到手时的黏菌算是处于休眠状态,分布在一小片纸片上的黄色干燥丝状物,不需要喂食,在唤醒之前避光保存即可,她更为黏菌取名为“扎克”。

她表示,朋友们知道她养了黏菌后都觉得很神奇,“扎克不太需要我的关心就能长得很快,有时候会觉得很有成就感”。不过,顾女士因经常出差、旅行,导致后期更换垫料不及时,培养皿的杂菌愈来愈多,无奈之下只能用热水彻底结束“扎克”的一生。

顾女士饲养的扎克。(九派新闻)

周晴烽是淘宝上首位出售黏菌的卖家。她介绍,2017年在野外采集到一种很爱吃燕麦的黏菌,她在社交平台上分享饲养过程,很多网民十分感兴趣、纷纷求购。经过反复的实验,她终于研究出黏菌休眠体菌核的做法,并考察了不同温度下菌核的储存时长,最后才开始在网上出售。

周晴烽表示,一开始购买黏菌的买家以大学生和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居多,其中有不少搞艺术的年轻人买来做装置艺术,近期愈来愈多小学生购买。

她认为,现在大家生活比较安稳,很多小孩和年轻人都喜欢新奇的小玩意,尤其是电视剧《小舍得》其中一个小朋友角色设定成爱养黏菌,让很多家长和孩子了解这种生物,“我刚玩的时候,黏菌在欧美和日本已经有一定受众了,但在国内黏菌爱好者几乎是零。我比较有把握地说,这两年国内的玩家已经超过欧美和日本了”。

被霉菌污染的黏菌。(九派新闻)

网上流传不少关于黏菌的传言,称其拥有惊人的学习能力,一旦知道自己在被人饲养就会主动“自杀”等。周晴烽解释,自然界的黏菌会在短时间内经历从生到死的循环,“所谓的黏菌自杀其实都是它们作为生物的本能,自然进入了繁殖阶段,而非受到了人类的影响,它们活著就是为了繁殖”。

由于黏菌是通过四处爬行来觅食,它能找到取食的最短路径,科学家利用此特点,让黏菌寻找迷宫的出口以及设计铁路交通网,它更被誉为最安全的实验生物,但周晴烽认为,以此吹捧黏菌聪明的说法有点夸张,“这也是它的本能,找到食物之后会用最短路线连接食物的行为,只是因为这样最节省能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