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离开才是爱】美国与《巴黎协定》分手 环保专家:可能仲好

撰文: 李蔼明
出版:更新: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引起国内外哗然不满,齐声指责美国此举为“双输”做法。然而有环保专家以另一角度考量,认为美国与众缔约国“分手”,从此“你有你嘅生活,我有我嘅忙碌”,反而对大家都是好事,甚至可加快推动全球气候变化政策的脚步。

特朗普6月1日正式宣布,将会退出《巴黎协定》。(路透社)

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令不少学者、政客及环保人士都担忧造成骨牌效应,而美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碳排放国,一旦退出协定,势必令《协定》的目标更难达成。然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气温及环保政策专家肯普(Luke Kemp)却反其道而行,认为对《协定》而言,美国的离开是好事,反而勉强无幸福,将会削弱《协定》缔约国之间的团结。

延伸阅读:特朗普退出《巴黎协定》大家都输 或动摇美国“一哥”地位

▌ 不从减排指标 反成他国挡箭牌

在奥巴马时期,政府订下了碳排放指标,期望以2005年的排放量作起点,在2025年前减少26%至28%。然而由于《巴黎协定》未有为减排订明硬指标,缔约国亦不需强制达成目标,特朗普政府纵使不退出《协定》,但却公然漠视上届政府所订的承诺,对《协定》的伤害或会更大。

特朗普去在竞选期间,已多次表示“全球暖化是一场骗局”,声言当选后会退出《巴黎协定》。今次特朗普确是“坐言起行”。(视觉中国)

肯普于5月撰文表示:“《巴黎协定》的成功在于其保证及审查程序,并从而造成政治压力,推动低碳投资。若有大国刻意不达到目标,将会为其他落后大队的国家提供政治掩护,削弱此程序背后的软实力。”有份促成《协定》的法国前谈判代表Gabriel Marty亦曾指:“留下但表现差劣,或有可能比干脆离开更差。”

▌ 美国一走 各国补位站得更硬

肯普亦认为,美国的退出会令其他国家更站前一步。事实上,今次特朗普宣布退出后,全球最大碳排放国中国亦立时挺身而出,与欧盟领袖共同重申了落实《巴黎协定》的决心。肯普认为:“权衡风险及机会后,我认为(美国)退出对世界更好。”

延伸阅读:特朗普退出《巴黎协定》 马克龙稳定人心:让地球再次强大起来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右)是《巴黎协定》的推手,图为2015年他出席杭州G20峰会,通过《巴黎协定》,出席者还包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中)及时任联合国理事长潘基文(左)。(资料图片)

另一名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学者Frank Jotzo亦相对乐观:“这是一个漫长的游戏,下一任总统可能决定重新参与协定,或者参与后续协定……未来的总统只需动动笔就可重新加入《协定》。”

▌ 留下或会干预条款 反成伤害

现时《协定》虽然制定了大方向,但实行细节及计划仍有待商讨,美国若留在《协定》中,对未来的条款调整及检讨亦会有相当影响力。肯普认为,这会对《协定》造成损害,而美国若不退出,亦很大可能会有未来的谈判中投下反对票。

国际和欧洲事务研究所的研究员Joseph Curtin曾撰文指:“事实上,民意调查显示大部分美国人都情愿留下。然而美国若退出,造成的道德愤慨可以成为改变的强大催化剂。离下来的风险是混淆视听,让美国国民以为自己已经参与其中、缓解危机,然而很多时候反而是相反。”

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Tesla创办人马斯克(图)和迪士尼行政总裁艾格随即宣布即时退出总统顾问委员会。(VCG)

▌ 政商界站出来 地方政府自发改变

今次特朗普一宣布退出,不但平民大众、环保组织群起攻之,连一众大企业及能源公司亦奋而反对,甚至提出自发参与协定。蚬壳石油表示,他们会继续履行内部指引,发展洁净能源;Tesla创办人马斯克(Elon Musk)和迪士尼行政总裁艾格(Robert Iger)随即退出总统顾问委员会。而地方政府包括纽约州、加州和华盛顿州亦号召各地政府要紧遵《巴黎协定》,甚至自行拟定更进取的减排目标。纽约市前市长彭博(Michael Bloomberg)亦牵头,市长、企业及大学齐齐上书联合国,希望即使美国联邦政府要退出《巴黎协定》,他们仍然可以留在其中。

延伸阅读:巴黎协定反转再反转 美政商界无视特朗普照减排 欧洲拒再谈判

若今次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反而成为政商界“改过自新”的契机,同时令各国更愿担起对地球的承诺及责任,也许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对缔约国而言,没了美国,也仍可活得比你好。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