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光年外寻生机是否划算? 特朗普回头探月 盼发展经济活动
早前美国太空总署公布新发现,于太阳系以外发现7颗类地球星体,其中3颗更可能有液态水,令科学界甚为鼓舞。
人类仰首星空,渴望在太空中寻找宜居地及外星生命。然而这是一个昂贵的梦,太空探索耗资庞大,但依然有不少人纵身投入——马斯克的SpaceX、波音公司,就连美国前总统奥巴马都扬言2030年要送人上火星。到底太空发展真的无钱途,抑或只是我们太短视?
新发现数个行星距离地球约39光年,都围绕超冷矮恒星“Trappist-1”公转。其实早于去年5月,研究员就发现Trappist-1附近有3个可能宜居星球。今次再于同一个恒星附近多发现另外4个星球,此意味着或尚有大量类近行星有待发掘,距离发现外星生命似乎又近一大步。
39光年=81.7万年宇宙航行
然而实际上,这些发现对一般人类而言有何用处?39光年的距离对现行科技来说依然是难以跨越,以目前最快的太空船、执行过冥王星任务的New Horizons为例,需要81.7万年地球时间方可到达,是人类文明史的136倍。要实现不可企及的梦,代价却是庞大的公帑。NASA无人探测器于2012年成功登陆火星,亦要花费25亿美元,因此太空发展常遭人诟病宁“倒钱落海”。
NASA开支占整体1%以下
其实NASA自创立以来,开支一直占联邦开销比例少于1%。虽然人类尚未可以迁居外太空,但太空发展仍有不少副产品惠及社会,例如空中防撞系统、桥梁防蚀涂层、记忆床垫、天气预报系统,甚至耳部探热器等。而太空发展对社会亦有不可量化的作用,例如鼓励科研、创意等。
集中发展地月之间经济活动
就连商人出身的特朗普,或许亦于太空业中找到“钱途”。早前外媒Politico引述消息文件,披露特朗普团队有意要NASA重启登月计划,并于3年内送人上月球,自美国近50年前登月以来首次重踏月球。据报道,特朗普希望NASA未来可集中发展地球与月球间的人类活动,目标是“太空大型经济发展”,而非继续向外探索,在此路线下,未来人类到月球上班可能并不遥远。
与私人公司愿景一致
报道引述文件指,特朗普顾问希望“在2020年前,美国私人太空人乘坐私人太空船,围绕月球航行。”而私营太空企业SpaceX的创办人马斯克(Elon Musk)正正是特朗普团队中人。
SpaceX、Blue Origin、联合发射联盟公司(ULA)等私人企业的回收火箭计划广为人知,而背后正正以此为蓝图,期望未来人类会在宇宙轨道生活及工作。特朗普此计划与私人公司的盘算相当一致:Blue Origin的贝索斯计划于2017年送人上太空、ULA认为未来5年内,人类会在宇宙轨道生活及工作,并准备在2050年前把月球发展成殖民地。
乔治华盛顿大学太空政策研究所总监Scott Pace曾任小布什时期的NASA副署长,他表示:“(发展月球)给予美国上佳机会与私人公司及盟友合作,并展示领导能力。这计划符合美国国家利益。”
小布什计划登月 奥巴马望登火星
其实于小布什年代,早有“星群计划”,目标是2020年前让人类重踏月球。前总统奥巴马上任后,认为计划昂贵且失焦,亦令国家失去太空探索先锋的地位,故中止计划,并订立2030年送人上火星的目标。火星计划得到国会两党认可,且同意时间表不能拖延,参议院亦于去年全票通过法案修订,将“探索火星”加入NASA的目标之一,这亦将成特朗普月球计划的障碍之一。
中美日韩争插旗
除美国以外,中国亦正以月球基地为目标,计划于2018年送探测器到月球背面,并于2030年代送太空人到月球长驻;韩国正准备2019年测试火箭升空;日本计划于2019年首次登陆月球。虽然各国密谋“插旗”,但现时月球的土地受联合国规管,若任何国家在月球宣称拥有主权,均触犯了联合国外太空条约。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