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阅读日】欧美掀起杀馆潮 图书馆哀歌响遍

撰文: 黄家欣 陈骏豪
出版:更新:

英国伦敦的卡耐基图书馆,位处泰晤士河南岸的兰贝斯区(Lambeth),红砖灰瓦,身历百年。从前踏上门阶,轻推馆门,游走于重重橡木书架,取下心头藏书,安坐橡木长椅阅读,享受玻璃穹顶透着的柔和阳光。各人看书读报、使用电脑,弥漫一片专注。不过,最近市政府落实改建计划,关闭图书馆,内里风景不再。纵然居民长期静坐馆外抗争,大声疾呼,守护人文空间,亦改变不了画下的休止符。4月23日为世界阅读日,图书馆本应为推动全城阅读的重镇,然而,卡耐基图书馆气绝,在滚滚倒闭潮,再泛一浪。

2010年至今,英国已有350间公共图书馆倒闭,接近8000人因此失业。(美联社)

相对隔岸的白金汉宫,卡耐基图书馆毫不尊贵。兰贝斯区政府早前决定,将有110年历史的卡耐基图书馆外判予社会企业,改建为社区健身中心,计划在当地引来反响。居民批评政府剥夺使用图书馆的权利,在馆外发起静坐,要求政府保留图书馆。关注图书馆发展的组织My Library By Right直斥政府做法违反《1964年公共图书馆及博物馆法》,政府有责任为市民提供“全面和有效率”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如今,改建计划与法令相去甚远。

伦敦图书馆结束营运 再掀倒闭波澜

政府只承诺在健身中心内设置书架和电脑,代替图书馆功能,跟进调查计划有否违法。但调查未果,政府已在本月13日关闭图书馆。卡耐基图书馆百年,尽归尘土。

谈起卡耐基(Andrew Carnegie),不得不提其一生的图书馆志业。有“图书馆圣人”美誉的卡内基曾说过:“为社区兴建图书馆,就像在沙漠引进水流不竭的溪流”。卡耐基生于1835年,在工业革命时代创建钢铁王国,于20世纪富豪榜排行第二,仅次于同期的洛克菲勒。卡耐基年轻时,于匹兹堡度过。每逢周六下午都会到图书馆打发时间,平日更爱读莎士比亚的作品。图书馆带给卡耐基快乐与满足。1881年,这位巨富将所赚捐出,在美国成立首座“卡耐基图书馆”。其后16年,卡耐基共捐出1200万美元,兴办接近3000间图书馆,几乎遍及全球。加拿大、英国、千里达、南非、澳大利亚等都有以其命名的图书馆。1919年,卡耐基逝世,临终前将九成财富转交“卡耐基基金会”。基金会按卡耐基意愿,继续在全球各地建立图书馆,普及阅读文化和乐趣。

兰贝斯区的卡耐基图书馆关闭,只反映了图书馆倒闭浪潮的一波。2010年至今,英国已有350间公共图书馆倒闭,接近8000人因此失业,又宣布2017年前,会有近110间图书馆结束营运。政府希望将公共图书馆转交私人机构或志愿团体营运,从而节省每年开支,甚至改建图书馆为商业用途,获取更大利润。据My Library By Right的数据,经通胀调整,2009/10年度至2013/14年度,政府投放于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削减近三成。

政府减少投放资源,恶果连连。资源不足,图书馆长年人手有限,开放时间缩短,购入馆藏数量大减,市民可以选择书目持续不足。英国作家吴尔芙(Virginia Woolf)曾经形容“图书馆内,人尽遗忘的瑰宝,我反之洗劫一空。”英国文豪百姓曾经引以为傲的公共图书馆服务,步入衰微。

伦敦卡耐基图书馆结束营运,公众关注传统图书馆能否延存。(getty images)

学校图书馆资源遭削

不止社区,英国学校图书馆同样面临困境。当地学校认为实体书落伍,不值得再投放资源在图书馆,遂大幅削减图书馆资源。英国教师及讲师协会调查发现,自2010年起,全英三分一学校图书馆资源遭削,图书馆管理员流失,甚至有两间学校关闭学校图书馆。

学校以电子学习资源代替传统图书馆功能,缩减图书馆开放时间。选购新书的责任,落入科任老师手上。协会成员塔特斯菲尔(Cathy Tattersfield)感到震惊,直言:“图书馆角色在于为同学介绍新书和作者,以及举办连串推广阅读的活动。”学校以至社会不明白图书馆的价值,况且落入科组,科任老师工作繁重,未必能专注为同学选择合适的馆藏。

政府功利思维 单凭使用率衡存在价值

政府大笔削减资源,图书馆倒闭浪潮席卷英国,或者有人想,图书馆用家减少,造就政府的决定。的确,英国图书馆使用率由2005至06年度约48%,减至本年度的35%,使用人数持续减少。美国图书馆的使用率亦有下降。适逢美国国家图书周(4月10日至16日),调查机构皮尤(Pew)报告指,美国图书馆使用率由2012年的53%,减至2015年的44%。整体图书馆使用者下跌。

到图书馆的人减少,是否代表图书馆不再值得投放资源?不妨设想一下,没有图书馆的世界,社会会变成怎样的面貌?

小朋友在图书馆内围读,翻阅图书。(getty images)

图书馆为社会保障安全网

爱书人自然首当其冲,失去自学知识、神往古今作家精神世界的天地。读者安坐阅读,选书随喜的空间不再。不少长者、退休人士喜欢到图书馆阅览报刊,或者追看年轻时无法专心阅读的作品。外国图书馆功能多多(见另稿),不止供人借还图书,甚至会举行读书组,以至烹饪班,让有兴趣的人学习,并且打发时间,很多人在图书馆一磨就是一整天。图书馆没落,市民顿失可依存的公共空间。

何况现今书价飞涨,可以负担买书的人并不多。图书馆为市民统一选购各类书刊,供市民借阅,能让知识普及。图书馆亦提供可上网的电脑设施,这点对香港人来说,可能有点奇怪。然而,即使在美国,仍有近两成人口无上网设备。不少市民在互联网获取资讯,仍要依靠图书馆的网络。失业人士都依靠图书馆的上网、打印设备和求职资讯,寻找工作,为生活谋出路。图书馆是社会福利的安全网,保障弱势贫困者获得资讯和自学的权利。

享受资讯公平的空间

图书馆同时是公平的空间。代表不同意见、各种立场的著作或报刊,都能在图书馆获得一席之地。公众可以在这片资讯自由平等的空间,无偏见,无压迫的环境下,寻找自己的意趣,体现书室间的民主。

无论是洋洋万言的经典巨著,抑或充满童趣想像的图画书,来到图书馆的人都可于图书馆寻求乐趣,分享阅读和享受其他馆内举办的活动。

在图书馆学习,经验独特,公众大可在主流资讯和教育外,积累知识,开拓眼界和思考,步步踏上独一无二的旅途,探索世界。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