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半导体企被调查或高举轻放 谁“堵”了谁的路
路透社早前报道说,美国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应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可能因涉嫌违反美国芯片出口规定而受到美国司法部的刑事犯罪调查。起因是应用材料涉嫌通过其韩国子公司违规向中国企业供应设备。这是中美贸易战以来,第一家美国大型半导体公司因为“通华”而被美国发起刑事调查。
由于这项调查是由美国检察官办公室国家安全部门领导,美国媒体据此认为事态严重。但蹊跷的是,在一年前的2022年10月Applied Materials就因为向中国公司供货收到检察官的传票,但目前美国检方仍表示:“我们不确认也不否认(对应用材料发起)调查。”
Applied Materials是否“违规”不论,美国设备企业对华出口的强烈意愿路人皆知,再加上美国方面高高举起的鞭子迟迟不愿落下。其实已经意味着美国对中国半导体的围堵事实上进入了进退两难的僵持阶段。
中国市场让美企心痒
在国家安全、“卡脖子”压力以及市场需求的推动下,中国境内的Fab(Fabless,通常说的IC设计公司即为Fabless)、IDM(IntegratedDesignandManufacturer)厂商近年来积极扩产建厂,大幅拉动半导体设备的需求。尤其在目前整体产业下行周期,中国市场需求对Applied Materials这种设备巨头更具有吸引力。
近三年来中国晶圆厂设备需求强劲,整体采购额大幅增长。根据芯谋研究调研数据,2020年中国晶圆厂设备采购额为154.1亿美元,到2023年这一数字达到299亿美元,较2020年上涨94%。中国晶圆厂显著加大采购数量,带动整个中国设备市场强劲增长。这样的诱惑面前,美国企业怎么会无动于衷?
2022年10月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实施先进计算和半导体制造的出口管制新规出台,Applied Materials立刻在一个月后给出测算:新规则的限制下,如果美国政府审核Applied Materials对华合规销售申请的速度较快的话, 2023财年造成的损失可能达到15亿至20亿美元;如果审核进展缓慢,预计将损失高达25亿美元。而Applied Materials2022财年营收为257.85亿美元,这意味着禁令将造成接近10%的损失。
半导体建厂有高峰期和低谷期,在扩产高峰之后,市场对设备的需求就会出现显著下降。虽然,看上去似乎美国、欧洲大张旗鼓建线,但大多是口惠而实不至。据悉美国建线的钱现在还没有到位,再加上效率低下,无论是台积电还是三星的扩产项目都进展缓慢,其前景被一步步看淡。相对而言,中国市场大,需求强劲,中国真实建设的产线反而很多。中国市场自然是最大的蛋糕,美国设备企业对欧美市场失望,又很可能要错失中国市场,自然焦躁不安。
到底是谁“围堵”了谁?
美国又是对华投资限制,又是芯片法案,就是要对中国实施全面科技围堵。一纸政令难为死了美国企业,但事实上,美国企业心不甘情不愿,而欧洲企业和亚洲企业的态度更是微妙。尤其市场下行阶段,它们的配合度并不高:三星、台积电和SK海力士向美国政府施压继续运维甚至扩产在中国的工厂;ST更是大手笔在华建造新的工厂;而英特尔却不得不将在华工厂出售……
设备领域,美国技术含量成为对华设限的红线。“含美率”既是限制中国企业的指标,更是限制美国企业的指标。2020到2023年这三年中,美国半导体设备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从53%下降至43%。而日本半导体设备从2020年的17%上升到2023年的21%;荷兰半导体设备从2020年的16%增长到2023年的19%。在制裁之后,中国企业主动寻求非A设备替代美国产品,使得日本、荷兰吃到了替代美国设备的红利。在中国市场大幅增长的情况下,美国产品的占比不增反降。
中国半导体的自我崛起
围堵中国半导体是一把双刃剑。部分企业受到重创的同时,中国半导体设备公司却也同时获得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在国家支持和市场需求调动下,各路产业资本跑步进入中国芯片设备领域。半导体全产业链大力配合国内半导体设备企业,尤其得到制造厂的大力支持,不仅研发进度大幅提速,进厂难度也大幅下降。而且很多有实力的芯片制造企业自己就参与投资了上下游设备企业。
在制裁之前,设备公司鲜有投资人问津,代工厂也不太愿意国产设备进入产线。美国的制裁改变了这一切,帮助中国设备企业彻底改变不利境地,获得前所未有的成长机会。
根据芯谋研究调研数据,在2020至2023年间,本土设备厂商的销售额从9.9亿美元增长至33亿美元,市场占比从7%增加至11%。销售额达到三年前的3倍多,市场份额增幅高达57%。
美国不惜失去相当一部分中国市场为代价来限制中国,中国半导体产业蒙受损失后稳住阵脚,但中国设备企业快速成长。最难受的还是美国设备公司,中国半导体设备自立自强的第一步就是打通非A(非第一类优选清单)供应链。假以时日,美国设备企业不仅要永远失去中国市场,还要在全球市场面对中国设备公司的竞争。这一步看似遥远,但在五年前谁能想得到中国汽车能够将德国汽车甩在身后?
美国制裁种瓜得豆,已经有一批美国智库指出制裁对中国半导体产业起到了反向助推作用。事实上,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崛起与中国其它产业的崛起是同一个逻辑。家电如此,光伏如此、面板如此、手机也是如此,新能源车更是如此。只不过半导体产业的难度更大,因而过程更长。但现在半导体产业因为美国的制裁而大幅提速,崛起过程之短也可能超乎想象。现在美国方面显然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如果对华政策不做调整,美国企业要么处境更加艰难,要么自己就会想办法找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