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福大学研究员梅惠琳:中国的策略似乎在发生变化|专家有话说
近日中国举办了规模空前的北京香山论坛。美国史丹福大学弗里曼·史波格利国际问题研究所(Freeman Spogli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研究员梅惠琳(Oriana Skylar Mastro)参加了论坛。中美聚焦北京编辑部围绕围绕中美大国博弈背景下的亚太安全形势和台海局势对其进行了专访。以下是相关内容。
梅惠琳博士是中国军事战略专家、美国企业研究所(AEI)高级研究员,兼任史丹福大学政治学系助理教授。作为美国空军预备役军官,她还担任太平洋空军司令部 (INDOPACOM) 的政治军事战略专家。出席此次香山论坛前,她曾在《纽约时报》发文,呼吁美国政府保持中立,重申不支持“台独”,“不反对”两岸统一,给予中国“再保证”,让两岸解决分歧。她认为,中美就此可以达成新的谅解或协议。
关于参加此次论坛的感受,大国竞争、地区冲突和国际体系的变化,世界是多极还是两极?美国印太战略给亚太地区安全局势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中国周边环境面临什么样的挑战,世界是否会形成两个对抗的阵营,进而走向新的冷战?
梅惠琳:形成对抗阵营是可能的,但很难说是新冷战,中美双边关系形势不同于当年美苏争霸。好消息是中美之间存在更多政治、社会、经济上的互动,而坏消息是双方存在复杂的利益关系,很有可能引发冲突。
我的理解是中国政府(过去)一直优先重视同美国盟友和伙伴国的关系,因为这些国家都是世界上的发达富裕经济体。如果形成新的阵营来孤立这些国家,不会被视为明智的战略。然而,中国的策略似乎正在发生变化。
此次香山论坛我观察到了中方构建另一个“更亲中”(more pro-China)或“可能反美”(maybe anti-US)阵营的意愿,优先发展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尤其是俄罗斯和伊朗等和美国关系不友好的国家的关系。而美国还未决定重新考虑其对华政策。只要两国关系按照当前道路发展下去,无论两国领导人是否见面,都不会对双边关系的性质带来改变。所以,世界有可能形成两种阵营。但是,除非两国发生热战,这两种阵营才有可能真正形成。
现在的中国不是二三十年前的中国,事实上,美国过去对中国经济发展一直持开放态度,即便是十年前,中美也保持着积极的双边关系,中国那时就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所以,认为美国(对华强硬)是在应对其实力地位任何程度的下滑,是不完全对的。最终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军队从一个相对落后的状态发展起来,美国对此感到非常焦虑。所以,美国政策转向对华强硬更多是处于安全层面的考虑,当前改善两国关系也非常困难。
关于亚太安全中的台海局势。从美国官方表态来看,拜登多次提到“协防台湾”,布林肯甚至说台湾问题属于全球关切,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态度以及战略目的有什么新的变化?中美如何能在台湾问题上控制好风险?
梅惠琳:美国政府的政策就是确保中国大陆不对台湾使用武力,并在中国大陆对台动武时协防台湾。美国帮助台军强化其自身能力在于担心大陆迅速拿下台湾,而美国来不及支援。在军事层面,我认为军事威慑非常重要。如果中国认为自己已经占据某种军事优势,这将使得台海非常不稳定。
我在《纽约时报》的文章《这就是美国对于中国大陆和台湾的误解》中主要是强调,美国在构建军事威慑的同时,必须非常明确自己的目标。我对美国对台湾以及中国大陆的承诺的理解是,美国想要阻止(中国大陆)武力统一台湾,但美国政策不是要阻止两岸统一。我确实认为特朗普执政时期,一些人要么有些困惑,或者不困惑,但有不同的想法,以保护“民主”台湾的政治空间。我个人的担忧是如果美国政策偏向这一方向,想要避免战争将变得非常困难。所以,美国的目标应该是“有限度的”,以避免脱离轨道。
我想明确清晰地表达两点:第一,中美关系向前推进的唯一方式是在台湾问题上达成某种谅解。上世纪70年代末,两国必须处理这些棘手议题,否则双方在反恐和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就无从谈起。第二,中美必须承认双方的政策和行为都已经发生了变化。比如,刚才我提到的大陆军队,现在非常强大,现在针对台湾的例行军演就是最新的变化。美国同台湾的一些政治互动相对而言也出现了新变化,或许不是第一次出现,但在数量和频次上是不断增加的。所以,我认为,中美之间任何可能的新协议应该要考虑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即中国(大陆)同意减少针对台湾的军事威胁,而美国作为回报,承诺在台湾问题上保持政治中立,或者不对两岸关系进行政治干涉。
关于美国对台军售及协防承诺,以及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与表达。
梅惠琳:美国做出的承诺,要根据台海地区军事力量平衡状态而定。美国对台军事援助增加的原因之一是中国军方对台压力增加了。如果中国减少对台军事威胁,我确定美国将会有愿意考虑其(对台)军事立场。但我看到的是美国担心中国在台海地区的军事立场,中国担心的是美国对台湾的政治立场。这就需要双方都做出让步。
在整个亚洲的多数战争中,美国将会赢,但在台海,中国会迅速取胜,这不光是因为中国的军事能力,而且也和地理位置(geography)有关。美军远离台湾,而中国大陆与台湾海岸相距才100多英里,美国支援会花费很长时间,那时会更依赖卫星。而中国大陆不但占据地理优势,而且也有卫星,并且可以瘫痪美国的通信。
(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与表达)我认为,现在的说法(不支持台独)足以威慑台湾,确保其不会做什么疯狂的事。如果美国用“反对”这样的措辞,将意味着:如果台湾宣布独立,美国将惩罚台湾,或做些什么。美国现在说“不支持”台独的原因很清晰,即如果台湾想要走那条道,那它就靠自己了,美国不会做什么。美国也不会故意伤害台湾,但不会再支持和保护台湾。正如我刚才提到的,可能美国需要做出额外的妥协,承诺“不支持台独”的同时,也承诺“不反对”两岸统一。这可能会更有用。与此同时,中国不会宣布放弃使用武力,但可以减少在台海的军事部署。这是美国有可能和中国达成的协议。台湾对此可能会不高兴,但在这种协议中,美国协防台湾不会变。
关于南海争端,自特朗普执政蓬佩奥担任国务卿开始,美国在中菲南海争端、黄岩岛问题上已经明确选边站,改变了之前奥巴马政府的立场,而拜登总统上台后也未改变或扭转这一立场。美国在南海问题上选边站的原因是什么?中国该如何应对?
梅惠琳:美国关心的是谁能控制南海所有水道。美国反对中国控制这些水道。中国越是公开宣称对那些岛礁拥有主权,并对国际法有自己的解读,美国越是会介入南海争端。奥巴马执政时期,美国在南海问题上信任中国,认为中国抱有良好的意图,这让奥巴马政府看上去十分愚蠢。因为中国当时曾承诺不会将南海“军事化”,但最后是将南海“军事化”。美国认为,奥巴马时期的立场过软,才造成了所有这些问题。如果美国当年立场更强硬一些,避免当时的现状被改变,那美国就可能不会采取现在的立场。这也是为何特朗普和拜登两届政府明确强调捍卫盟友菲律宾的原因。
关于中美在南海地区的发生误判、意外风险的可能性及两国如何开展对话,管控风险。
梅惠琳:我不是特别担心南海地区出现误判和冲突,因为目前而言,在可能的台海冲突中,美军并不占优势,中国将会快速取胜。但在南海,中国尚无法在整个南海投射军力。一旦有任何误判或误解的出现,我想中国会主动缓解紧张局势,避免升级。但如果问我10年后会怎么样,我认为形势可能会不同。
(本文节选自中美聚焦微信公众号,作者吾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