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传在土耳其秘密谈判 俄乌战场能在冬季攻势前休战吗?

撰文: 刘燕婷
出版:更新:

近期的俄乌战场,充斥着相互矛盾的风声。

《华盛顿邮报》11月5日报道称,拜登(Joe Biden)政府正私下劝乌克兰高层释出愿与俄罗斯谈判的讯号,并希望其修正“不与普京(Vladimir Putin)谈判”的公开立场,以确保欧美各国能在安抚民意同时,持续支援乌克兰;《华尔街日报》亦在6日援引消息称,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与普京的高级顾问保持秘密沟通,并在近期的基辅之行中呼吁乌方展现谈判意愿。

上述风声遇上11月9日俄军撤出第聂伯河(Dnipro River)右岸(按:即西岸)的发展,被部分舆论解读出了“政治意味”,一是俄罗斯此举意在“政治交换”,即以第聂伯河右岸换取北约减少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二是俄罗斯已然力竭,政治解决或将取代军事斗争,美俄与俄乌谈判即将上演。

2022年11月13日,乌克兰赫尔松,一名乌克兰士兵和当地居民看着两名双手被绑在柱子上人。他们被指是涉俄合谋者。(AP)

然而11月10日美国《纽约时报》再释消息,称美国虽有官员建议推动谈判,却无法形成多数意见。报道指出,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米利(Mark A. Milley)近日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表示,乌克兰在冬季来临前取得的军事成果已达到美国的合理预期,眼下俄军正在为冬季做准备,短期之内战场难有根本性变化,恰好可为双边谈判提供机会之窗,且乌克兰可能无法持续获得军援支持,故建议乌方“见好就收”,同俄罗斯谈判以巩固收益。

然此一主张遭到其他高级官员反对,且未被拜登与沙利文接受。据《纽约时报》消息源透露,多数官员认为眼下谈判时机远未成熟,急于和谈只会为俄方提供整备时间,且此前被认为前去基辅“劝和”的沙利文,其实并不同意俄乌谈判,反是认为若美国展现促谈姿态,将让俄罗斯产生以下认知,“只要战争拖得够久,急的将是美国”。

但11月14日俄罗斯一方又释放新风声。俄媒《生意人报》(Kommersant)独家报道,美俄代表团于当日在土耳其安卡拉(Ankara)举行秘密谈判,俄方代表团成员包括了情报局局长纳雷什金(Sergei Naryshkin)。土耳其对此报道不予置评,克里姆林宫先是表示“既不能证实也不能否认此一报道”,又于几个小时后证实,美俄罗斯情报部门代表团确在安卡拉秘密会谈,与会者除了纳雷什金外,还有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伯恩斯(William Burns)。但双方所谈内容乃是管控核威胁,而非外界一开始谣传的乌克兰版“慕尼黑协定”,且联合国与乌克兰事前也都知晓这场谈判。而就在同日,美国宣布对俄军供应链实施新制裁,乌克兰也宣布预计11月将从国外获得约48亿美元的融资,12月将再获得30亿美元的融资。

往复之间,俄乌谈判的前景并未更加明晰,反因各种冲突讯息而一片模糊,并引发了外界的各式猜测与议论。

2022年11月10日,一名乌克兰士兵向位于乌克兰顿涅茨克地区巴赫穆特(Bakhmut,旧称Artemivsk)的俄罗斯阵地发射迫击炮。(AP)

预测分歧的根源

细究各方关于“是否谈判”的不同预测,其可区分为对美、对俄的战略意向研判,且大体是以近期事件为基础。

首先,关于对美国战略意向的不同分析,各方争点主要围绕民意与中期选举两个元素。第一,美国民意对高通胀、能源危机的反感是否已经突破临界点,超越援助乌克兰的政治正确,美国政界是否又对此有所感知,并被迫在行为上有所调整?从当今舆论场态势来看,越是认为谈判即将发生者,便越会强调民怨的沸腾程度与影响力。

第二,11月8日的中期选举是否会是美国援助乌克兰的转捩点,民主党会否将失去众议院识别为政治警讯,从而改变自己的对乌政策,由持续援助转为暗中促谈?与前一问题相同,越是认为谈判即将发生者,便越会主张中期选举结果至关重要,拜登政府中的促谈派声量将因此提高,美国的对乌政策亦有高概率转向。

2022年11月10日,一名工作人员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马里科帕县政府登记处内的荧幕上验证选票。 (AP)

接着是针对俄罗斯的行为模式分析,各方主要沿着三大关键展开争论。

第一,是俄罗斯于9月21日宣布的部分动员令。此一动作可被解读出两重含意:为冬季攻势做准备、向北约展现不惧战事延长的决心。而在眼下的舆论场斗争中,越是认为谈判即将发生者,其对动员的性质界定便越接近“为谈判造势”,而非用以投入战场厮杀。

第二,是11月9日的赫尔松撤军,俄军在疏散10万以上平民后,开始正式将部队撤出第聂伯河右岸。而越是认为谈判可能发生者,便越倾向将俄军此一决策解读为“政治动作”,即认为俄方有意借着撤出右岸展示诚意,换取北约减少对乌军援、或是各方重启谈判。

第三,是俄罗斯对美国中期选举结果的感知。舆论主要争点在于,俄罗斯选在选举隔日宣布撤军,是否真如拜登所暗示,是眼见红潮成为浪花、民主党并未大败,故开始“山不转路转”、寻求谈判?越是认为谈判可能发生者,便越强调中期选举对俄罗斯的决策影响,认为俄罗斯原本押注共和党可能大胜,期望美国将因此减少对乌军援,但眼见希望落空只好开始思索退路。

至于乌克兰的能动空间,其实各方心知肚明,其之所以能发起大反攻并收复失地,除了开战之初迅即全国总动员外,便是仰仗欧美的军事与财政援助,以及北约情报侦查体系的实质进场。而综观其眼下反攻态势,只要欧美不撤出援助、俄罗斯又迟迟无法打出新攻势,乌方的作战意志都将持续涌动。故从这点来说,乌克兰的决策乃是依附美俄动态而定,因此往往不在外界预测中扮演重要角色。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发表演说。(AP)

美俄的决策考量

当然上述归纳仅是意在体现趋势,而非要框限所有个体叙事。例如或许有会有分析基于美国民怨、中期选举结果,判断俄乌谈判或将重启,但不认为赫尔松撤军是所谓“政治动作”;也或有分析判断俄乌可能谈判,但认为俄罗斯的战争动员并非虚张声势的谈判筹码、而是有备无患的两手策略,只要谈判重启无望,其都将持续投入战斗。

而聚焦现实,所谓“俄乌谈判”本质乃是美俄谈判,毕竟乌克兰已用行动证明,只要北约愿意持续增援,其将不计代价对俄反攻。综观眼下局势,不论美国或俄罗斯,是否选在此刻走入谈判,双方的考量互有异同。

俄罗斯总统普京2022年10月27日出席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Valdai International Discussion Club)并发表讲话。(AP)

首先是俄罗斯,其考量主要可分为两大层面。第一,莫斯科对政治安全的评估。自9月哈尔科夫(Kharkiv)撤退以来,克里姆林宫宣布了部分动员,但期间一直没能取得显著的反推战果,如今又再度撤军赫尔松,强硬派的不满可谓再创新高。此时若要进入谈判,能否说服强硬派接受?普京政权的正当性又会否面临威胁?

第二,俄罗斯对于实际战力的自我判断。外界大多认为,俄方宣布动员、收缩战线乃是意在蓄积实力,发起所谓“冬季攻势”。而从现实状况来看,若存在所谓“冬季攻势”,其目的也是为俄罗斯营造更好的谈判环境、争取更大谈判筹码,问题在于眼下俄军究竟有多少把握,又对“冬季攻势”有多少规划与准备,若“冬季攻势”预估成效不佳,是否现在着手谈判会是更好的选项?

简言之,对俄罗斯来说开展谈判的较佳契机,便是走过一段“有装饰”的台阶,所谓装饰可以是乌克兰的公开服软、冬季攻势的新战果,也可以是美国私下承诺的各种利益,包括迫使乌克兰做出放弃领土的巨大让步等。装饰愈寒酸,俄罗斯的政治安全情势便愈容易恶化,普京遭强硬派挑战的风险便愈高。

2022年9月24日,准备入伍的一批俄罗斯新兵在俄罗斯伏尔加格勒(Volgograd)的一个征兵中心外接受东正教教士的祝福。俄罗斯总统普京21日下令动员部份预备役人员,加强俄军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AP)

而美国的决策亦有三大考量。第一,经济与能源的持久仗是否还要继续?若不推动俄乌谈判,有何务实手段可以缓解调度?第二,通胀引发的负面舆情,是否已经高过支持援助乌克兰的民意?双方何者对于民主党执政较有助益?尤其美国已因撤出阿富汗备受稀落,甫过一年再推俄乌谈判、且场景还可能涉及美俄秘密交易或强押乌克兰进行谈判,结果究竟是替民主党的支持度止损,或是反而摧枯拉朽?第三,美国预测的俄军“冬季攻势”效果如何?乌克兰若节节败退会否导致美国陷入两难,被迫接受俄罗斯掌握主动的谈判局势?如若情况发展至此,是否在“冬季攻势”发生前便开始谈判较好?

简言之,美国要评估的条件不比俄罗斯少,除了经济局势的发展,更有民意起落与战场演变。对拜登政府来说,其整体目标是在放血俄罗斯、避免民主党输掉2024年大选、确保美国的战略挹注不“因小失大”间求取平衡。

但如上所述,俄乌谈判不仅连动美俄两国内政,更受战场态势牵引,在“冬季攻势”做为可能选项存在的氛围下,美俄皆会怀疑对方可能是借谈判争取时间,故双方短期内都不会停下军事相关准备,俄罗斯将持续投送被动员的新兵、巩固防线,美国也将持续军援乌克兰,即便秘密谈判可能正在进行。

从长远视角来看,俄乌前线终将休战,只是过去多次谈判皆被寄予厚望、却被现实证明是徒劳一场,眼下各式风声交织而出的不确定发展,究竟能有多少成功机会,或许还须观察。俄乌战争必然要以某种协议与谈判结束,只是从眼下情况保守估计,如若所谓“秘密谈判”真的存在,短期之内也更可能是谈判曝光与冬季攻势,谁有可能先发生的问题,距离所谓谈判结果出炉,应当还有一段距离。

俄罗斯对谈判的考量为何?

强硬派的不满会否威胁内部政治安全、对冬季攻势究竟有多少把握。

美国对谈判的考量为何?

通胀问题能否通过不谈判来缓解、负面舆情与支持援乌的民意博弈态势、对俄军冬季攻势的力道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