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风波未平金融“脱钩”又起 中美拗手瓜

撰文: 陆一
出版:更新:

过去两周,中美之间高潮迭起。8月2日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Nancy Pelosi)执意访问台湾,挑战中国“红线”;当晚中国解放军东部战区便开始在台岛周边开展一系列联合军事行动。8月4日开始“环岛”式实战演训。连日来,在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等海域全面展开实战化训练,涉及海域之广,演练频次之密,训练强度之大,堪称罕见。被媒体解读为“统一之战”的基本部署,敲山震虎;8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总额高达2800亿美元的《芯片和科学法案》,威逼利诱芯片企业在中美之间二选一。采取要求相关企业对中国禁售高端光刻机、向华为公司施加“芯片禁令”、组织“芯片四方联盟”,到芯片法案的签署,美国全面围堵展开同中国的芯片战,已经部署完成;8月12日,中国人寿、中国铝业、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公司5家上市公司同步官宣拟将美国存托股份从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有声音称,这是中美金融“脱钩”经历历史性的一天。8月14日,又有5名美国参众议员搭乘美军行政专机访台。

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问台湾将中美关系彻底搅动,引发解放军东部战区在台岛周边开展最大规模联合军事行动。(AP)

中美过招愈演愈烈,而与此同时,中美最高领导人的对话并未中断,拜登与习近平的通话已经5次,而且基本上都是美方主动邀约。华盛顿经过这两年与北京较劲,或许必须开始思考,是否曾高估自身、低估对手与错估形势。而对于北京来说,所有美国施压手段,每项措施都会带来刻骨铭心的教训,必须做好全方位“应战”准备。大国博弈会在未来几年进入关键期,并由此深刻影响全球地缘政治。

中美金融“脱钩”?

5家大型国企从美国退市,加上阿里巴巴上个月在香港进行双重主要上市申请,为从美国退市做好了准备,这些当然不是个别、孤立的动向。对此,笔者同意前《环球时报》总编辑的判断:网上有人说这是中美要彻底“脱钩”了,而且是中方是要同美国“干了”,未雨绸缪,显然夸大此事的性质。“莫低估也莫夸大这个信号”。

首先,从“专业”角度看。这五大央企要退市的不是在美国上市的股份,是存托凭证(ADR)。所谓ADR,并不是发行的新股的股份,而是把香港已发行的股票,打包起来放到其他市场交易,如果交易地在美国就叫ADR((American Depositary Receipt),在中国就叫CDR((Chinese Depository Receipt),在世界上更多国家就叫GDR(Global Depositary Receipt),本质上是为了方便对方市场的股民,不用开通对方市场的账户就可以交易对方的股票,属于合作和互联互通范畴。

5月23日,滴滴召开了临时股东大会,就滴滴美国存托股票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自愿退市事宜进行投票表决。最终投票结果显示,同意从纽交所退市。(AP)

五大国企退市的原因,其实就是美国要求海外的上市公司提供审计底稿。确实,《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很大程度上是冲着中国企业来的。中方不可能对美国无限让步,甚至为此牺牲自己的国家安全和公司正当利益。这次多家中国大型国企从美退市就是维护自己安全和发展权所采取的因应对策。《外国公司问责法》的长远影响在于,中概股只要是不能向美国提交审计底稿的中国公司,接下来都是要退市的。五大国企同时宣布从美国退市,看着声势不一般,其实都是早晚的事。只不过是同时宣布退市,加之这段时期以来中美之间的事情太多,所以显得不一般而已。

至于五大国企美股退市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这五大国企确实都是巨无霸企业,但是他们在美股托管的股份并不多,在中概股中反而是小角色,退了也就退了。但需要正视的是,自身市场做出怎样的改变来对冲这种影响,帮企业拿到海外市场的融资,这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做到的。但这会倒逼股市包括A股、港股做出相应的改变。

从数据看美国退市央企交易量非常小。(中金公司)

但,这不是中国开始主动与美“脱钩”的分水岭事件。一定程度上来说,说中美脱钩的,其实也没错,从2018年中美贸易战以来都脱到现在了。五大国企的ADR退市,只是其中非常不起眼的小case而已。中概股从美股退市,是随着美国签署外国公司问责法之后,一个很自然的现象,用不着过分解读,特别是五大国企退市,看着大其实不大,远没有阿里巴巴、京东、百度这些科技型企业的退市影响大。

从“蜜月期”走向脱钩

1993年,经过国有企业股份制规范化改制,上海石化成为中国第一家股票同时在上海、香港和纽约三地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历经30年,上海石化宣布要从纽交所退市,而这30年间,中美走了一个轮回。

1996年台海导弹危机,1997年时任众议院议长金里奇(Newt Gingrich)访问台湾引发的中美关系急剧恶化,1998年4月,美国参议院针对解放军提出13条事实认定,以对“中国军事企业”经济制裁,5月该法案通过,并被写入《国防授权法案草案》。似乎中美已经走到了悬崖边缘。

图为1995至1996年台海危机期间,解放军进行导弹发射与军事演习的情况。这与今次解放军数天内进行同类演习相当不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只不过,随着1998年6月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Bill Clinton)访华,中美全面启动WTO谈判,中方承诺开放市场,并允许美国资本投资中国的国有垄断领域。白宫和五角大楼没有在最后时限内提交“中国军事企业”清单。而后,随着中国加入WTO,电信、银行、能源等垄断央企一个个的在美国上市,以巴菲特投资中石油为代表,让美国资本赚的盆满钵满。同时,小布什政府掀起反恐战争,中美两国军事合作迅速加深进入蜜月期。中美在反恐等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广泛合作,将中美关系推向友好合作的轨道,以小布什等西方政要大规模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标志,中国与西方关系似乎进入新的蜜月时期。自此,中国赢得了一个10余年的战略机遇期。

直到2018年,美国政府单方面挑起并不断升级中美经贸摩擦。在此次中美贸易争端之前,中美还被形容为“夫妻论”。按中国的说法,是中美之间需要和而不同、相向而行。但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担心,中美关系正在从“蜜月期”走向脱钩——贸易、投资、金融和经济交往持续地、方向性地脱钩,甚至蔓延至外交、安全等更多领域。

2002年2月21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宴会,欢迎美国总统小布什(George W. Bush)和夫人劳拉(Laura Bush)一行。(AFP)

事实上,贸易战只是个幌子,真正的交锋则直指国家的未来。大国之间将陷入“修昔底德陷阱”:若真如此,中美争端将可能长期化、复杂化,并给全球格局投下阴影。

特朗普政府确实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2020年11月当世界各国纷纷向拜登发送贺电,恭喜其当选美国总统时,愤怒而又不甘心的特朗普签署了第13959号总统令,宣布美国进入国家紧急状态,以应对中国的军事威胁与挑战。该命令禁止美国的投资公司、养老基金等金融机构购买国防部认定的中国军方支持企业。持有股票的投资者,必须在2021年年底前卖出。

原本只是对抖音、微信、阿里巴巴等新一代中国企业进行系列打压,还想从他们身上掠夺经济利益的特朗普在离任前直接下了狠手,而当时已经确定赢得下一届众议院的佩洛西,也借助紧急状态火速通过《外国公司问责法》HFCAA法案,将特朗普的制裁扩大化和法制化,开启了民主党主导的打压。收紧对全体中概股的审计要求,如果美国监管部门三年内没有拿到完整的审计文件,会被勒令退市并禁止投资。截至目前,有160余家中概股被列入退市名单,并将在2024年强制退市,如果佩洛西在退休前让众议院通过“HFCAA加速法案”,这个期限会提前至2023年。

而当年的台海危机又一次因同样的众议院议长的佩洛西(Nancy Pelosi)访问台湾引起。这次解放军的强硬程度更甚1996年。解放军刚结束建国以来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区位最多的环台湾岛实战演训,甚至其他海域演习都尚未结束,美国又派遣两党议员抵台访问。就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世界都在关注台海,未知中美两大国会否发生点什么。

事实上,以中美贸易争端为标志,全球秩序的加速渐变或迟或早、或缓或急,总要发生。世界不是平的,美国在拐弯,中国亦如此。人们之所以忧心忡忡,就在于我们可以追溯历史的起点,但却不能操控历史的终点。谋一时者不足以谋一世,谋一事者不足以谋全局。在乱云急渡的当下,无论美国还是中国,皆应明了“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的道理。站在历史的拐点,更需要底线的理性思维,尤其要谨慎地重估全球格局,看清楚命运所系。因为大国当下的举措,影响和决定着全球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