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英澳潜艇事件 法国难以挟欧盟自重
“值得注意的是,巴黎方面正意图把一个稀松平常的双边商贸纠纷上升为一场针对整个欧盟严重挑衅。法国也许在这一纠纷中受到了冒犯,但无论如何也没有夸张到需要欧盟出面干涉的程度”。近日,面对数位欧盟领导人频繁在公开场合力挺法国,要求华府就“截停”法澳潜艇军购事件做出全面澄清和道歉的“严峻局面”,一位来自某中欧国家的外交高官在非公开场合如是说道,字里行间隐约透着一股对巴黎方面挟欧盟以自重之势的不满。
在澳大利亚单方面宣布终止与法国签订的价值约400亿美元的潜艇建造协议,转而从美国购买核动力潜艇的决定之后,战略利益严重受损的巴黎方面反应强烈——爱丽舍宫几乎在同一时间召回法国驻美国与澳大利亚大使。这种近乎“半断交”的举措固然激烈,但究其本质仍处于法国与美国或澳大利亚的“双边外交攻防”范畴。
但从后续发展来看,巴黎方面的意图显然不止于在双边层面发力,而是力图借助欧盟这一“力量倍增器”全方位施压反制美澳。在潜艇“截停”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欧盟两位权势最为显赫的政治家就立即表态,强势力挺法国。
在纽约出席联合国大会的欧盟理事会主席米歇尔(Charles Michel)公开批评拜登当局此举是对盟友的背叛,“对于盟友关系来说,忠诚和透明是基本行事准则。遗憾的是,就这两点来说,拜登(Joe Biden)当局在这件事(法澳潜艇军购)的处理上几乎是双重缺失的状态”。
无独有偶,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接受CNN专访时也表达了她本人对华府“不当作为”的不满:“拜登当局如此对待盟友的方式是完全不可接受的,华府必须给予充分澄清。否则,盟友关系恐怕难以像从前那样维系下去了”。
考虑到米歇尔与冯德莱恩长期以来在跨大西洋伙伴关系上所持的,相当积极回护的态度,如此强力地展开对华府的批判颇为耐人寻味。
值得注意的是,欧盟双巨头在做上述表态时都坚持认为澳大利亚潜艇军购争端不只损害了法国的经济利益,更是代表了华府对欧洲盟友某种根深蒂固的“漠视或不尊重”。米歇尔在相关表态中甚至将拜登当局的“截停”行为,与当年小布什(George W. Bush)当局不顾欧洲盟友的强烈反对,一意孤行地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暴走行为”相提并论。
除欧盟层面之外,部分成员国也对巴黎方面的“联欧制美”之举给予了相对积极的回应。其中欧盟另一轴心德国的表现最为积极,“德国在此番军购争端中与法国感同身受,华府的所作所为是对整个欧盟的轻漫及不尊重”——欧洲人民党(欧洲议会第一大党)德国分支主席韦伯(Manfred Weber)如是说道。
更有甚者,韦伯似乎充当起了为巴黎方面的“联欧制美”之策摇旗呐喊的角色:“我认为在这一争端中,整个欧洲都应与法国站在一起。唯有如此,我们才有机会与美国之间构筑起某种在真正意义上互惠平等的跨大西洋伙伴关系”——毫不夸张地说,如果刨去韦伯的德国政治家身份,此说本应出自爱丽舍宫的首席发言人之口。
行文至此,法国的“联欧制美”之路似乎是一片坦途,但由于欧盟本身不过是个松散的“邦联”体制,巴黎方面的相关规划想要达成远非易事。
一些来自北欧和中东欧的成员国对巴黎方面的“联欧制美”之谋最为抵触,本文开篇提及的那位来自中欧某国的外交高官即是其中典型之一。
“对我来说,法国如此激烈的反应让我颇感意外。这似乎是一场法国内部的政争外溢至整个欧盟的表现,我认为当务之急是需要巴黎方面先冷静下来,从而能够在有关应对举措上上做出全面系统的反思与检讨”——一位来自瑞典驻欧盟使团的匿名职业外交官如是说道,与开头提及的那位中欧外交官大有遥相呼应之势。
这两位“异见人士”的忧虑并非空穴来风,从法国近来的系列举措看,巴黎方面似乎有以此番“联欧制美”风潮为契机,重新开启搁置已久的,围绕“欧盟战略自主能力”的打造进程。
这一点,欧盟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已然担起了为巴黎方面试水的角色:“我现在比任何时候都确信欧盟战略自主能力的重要性,美英澳三方在印太地区打造的军事同盟就是明证,他让我们(欧盟)更为迫切的需要上述能力”——在联大做主题发言的米歇尔毫不避讳地说道。
然而,绝大多数的北欧与中东欧成员国对巴黎方面如此热切地推进“欧盟战略自主能力”构建的真实动机仍然存有深切疑虑。他们担心所谓“欧盟战略自主能力构建”很可能会变相沦为“法国霸权打造”的代名词,如果说默克尔(Angela Merkel)时代因为德国的微妙制衡,巴黎方面的这一企图还颇为隐晦的话。
如今面对换届之际的德国,以及后默克尔时代很可能趋于弱势的德国领导人,马克龙当局在推行“欧陆大法兰西战略”方面的顾忌又大为减少。
在这种情形下,北欧与中东欧成员国的“法国霸权忧虑”已大有呼之欲出之势。而几乎与澳大利亚军购争端同时发生的,爱丽舍宫因瑞士没有选择法国达索集团旗下的阵风系列战机而取消法瑞领导人会晤的传闻无疑为上述霸权忧虑增添了新的注脚。
在这些“异见”成员国看来,“欧盟战略自主能力构建”在爱丽舍宫的直接操纵下极有可能变为以“采购法系军火产品”为核心,进而要求欧盟其他成员国在重大战略安全议题上与巴黎方面保持一致的政治与经济结合的双重强制。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法国总统大选周期的临近,马克龙当局所面临的是,来自国内强硬民族主义——以马林勒庞(Marine Le Pen)领导的国民阵线为重要代表——的压力与日俱增。重压之下,这种内部问题外部化的举措将成为常态。
同时,马克龙本人也大有借德国换届之机,促成法国成为“欧盟一哥”的图谋。两相合力之下,类似的“全欧联动”之谋将会接连出现。此番借澳大利亚军购争端之机,挑起的“联欧制美”风潮只是开端。
而由于北欧和中东欧成员国的“软抵抗”,法国的“联欧抗美”之路注定不会平坦。届时,整个欧盟内部或将上演更为精彩的合纵连横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