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台驻美机构更名 白宫“亚洲沙皇”坎贝尔背后有何盘算?

撰文: 皇金
出版:更新:

9月11日,有媒体报道称,在台湾蔡英文政府的请求及美国亲台势力的游说下,拜登(Joe Biden)政府正在考虑将台湾驻华盛顿代表处的名称由“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 (Taipei Economic and Cultural Representative Office)更名为“台湾代表处”(Taiwan Representative Office)。目前,拜登政府尚未最终拍板,如果通过将是以总统行政令的形式实现和执行。

白宫如果答应蔡英文政府请求,将是美台关系的一次符号性的突破,意味着美国官方文件中所限定的美台交流将不再局限于经贸和文化交流。这种做法必然会冲击中美关系的基础,给本已持续紧绷的双边关系带来又一次震荡。

9月13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9月10日,中美元首通话时,拜登总统表示,美方从来无意改变一个中国政策,中方已就上述媒体报道的有关动向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这项方案得到了美国前助理国务卿、现任国安会印太事务协调官坎贝尔(Kurt Campbell)的支持。按照过往坎贝尔的言论,他虽然是一位铁杆亲台派,一直支持台湾融入国际社会,但是在关键的政策决定上,他懂得台湾议题的敏感性,一直反对将美国对台战略清晰化,尤其是反对台湾独立。

2021年4月16日,坎贝尔(左四)、沙利文(左三)陪同拜登(左一)总统与到访的日本首相菅义伟举行会晤。(Getty Images)

坎贝尔支持更名,说明他低估了该举动的敏感性和争议性,也低估了台独势力自己的盘算。

台湾在特朗普(Donald Trump)执政后期就曾提出过这一请求,拜登上台后,台湾方面再次提出这一请求。坎贝尔支持更名的可能理由,可能和欧洲议会理由一致,挺台就是挺民主价值观。

其实,不用更名也不影响美台之间的经贸和人文交流。既然不影响,为何一定要更名呢?这实际上就是美国亲台势力配合台独势力的一种政治操弄,意在欧洲议会推动相关议案的同时,也在美国寻求这一象征性突破。

坎贝尔之所以支持这一方案,可能和两个方面因素有关。一方面是国安会内部亚洲事务官员多数对此表示支持,符合拜登价值观外交路线;另一方面他可以借此继续积累个人政治资本。

坎贝尔、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以及国安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都曾通过非正式渠道或私人身份和台湾政客打过交道。在奥巴马执政时期,尤其是希拉里(Hillary Clinton)掌舵亚洲外交期间,他们都未曾利用台湾积攒自己的政治资本。

但是,随着中美博弈的形势变化,民主党政府再次推出了价值观外交路线,他们又不得不在右翼政策的基础上继续利用台湾,加大对北京的施压。虽然台湾在他们眼里仍然是工具,但需要对该工具的使用策略进行调整。

台湾驻美代表萧美琴2021年1月20日出席拜登的就职典礼。(Facebook@Taiwan in the US)

坎贝尔本来也是拜登政府的国务卿人选之一,如果他将来有机会接替布林肯,就必须在重大立场上迎合国会挺台诉求。而硬性挺台就是其中方式之一。这也符合坎贝尔作为一名“生意人”的身份。

而且,出于个人政治利益,无视中美关系基础,在台湾问题做文章,这样的人在美国政界很多。右翼方面的代表就是前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此人曾多次利用台湾,打磨自己的反华标签,以此积累个人政治资本。

在右翼、左翼势力这几年来升级打中国牌的背景下,坎贝尔等人挺台“更名”的这种策略转变,很有可能会打破美国在中国大陆和台湾之间所保持的敏感、微妙且危险的平衡。拜登的国安会在阿富汗问题上已经出现误判,他们在擅长的更为敏感和复杂的台湾问题上,也难免会出现误判。这就要看完全掌控对华外交且深谙外交之道的拜登最后会不会签署这种行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