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42年割据 塔利班已造就全国政府的先决条件

撰文: 茅岳霖
出版:更新:

9月7日,阿富汗塔利班历经七天围攻后,已在6日攻入阿富汗最后一处军阀割据地区潘杰希尔山谷。此前控制一省十二县,执掌近万大军的前政府副总统萨利赫(Amrullah Saleh)、军事首脑小马苏德(Ahmad Massoud)已丢下部众遁走,在社交网络宣布坚持抵抗。随后,塔利班也公布了其临时政府的组成,确立其伊斯兰犹长国(emirate)的定位。

至此,塔利班当局已经在形式上完成了对阿富汗国土的统一,结束了阿富汗自1979年以来的地方割据。即将建立的阿富汗新政权似乎终于具备了“实现和平稳定,重建美好家园”的可能。这也是9月2日时,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吴江浩同阿富汗塔利班代表通电话时,面对对方的各种积极许诺给出的最初步的期望。

潘杰希尔残军7天内的覆亡,宣告了阿富汗军阀割据的暂告一段落,以下为阿富汗8月16日至9月6日的简单形势图:

必须承认,阿富汗塔利班目前对于中国等大国的态度不可不谓恭顺。到9月6日,喀布尔方面已邀请中国、俄罗斯、伊朗、土耳其、巴基斯坦和卡塔尔等国等国派员出席观礼其“建国仪式”。塔利班方面高官还借巴基斯坦方面之口,多次谈及希望加入“一带一路”、“中巴经济走廊”云云。

但这种单方面只谈合作不谈条件的“积极表态”并没有引发北京的更多兴趣。从某种意义来说,喀布尔方面当下急于寻求外援与该国大战之后的经济困境有关。

目前,塔利班当局遭遇银行准备金不足、外援暂时断绝、粮食短缺、失业严重、技术人员逃亡、通货膨胀等一系列问题。塔利班当局虽然靠现有储备金可以确保民间小额转账,但每天提现有限,各地储备粮在饥荒环境下也即将耗尽。这使得阿富汗在经济、民生等各个方面都急需外援。

塔利班发言人穆贾希德9月5日曾在接受专访时称“希望与中国在未来的合作中取得进展”。不独此人,塔利班多名高层都曾借外交管道表现过类似意图。(路透社)

对北京来说,中国外长王毅已经在塔利班新任副总理巴拉达尔(Ghani Baradar)此前访华期间列出了与未来的阿富汗政府合作的前提。北京不仅希望阿富汗“自主建立符合阿富汗自身国情、广泛包容的政治架构”,同时还希望未来以塔利班为核心的喀布尔政府同东突势力恐怖组织彻底划清界限,予以坚决有效打击。这两者前后递进,缺一不可。塔利班方面至今连前者都未能完成,更不用说后者了。在当前客观环境下,北京自然对其兴趣欠奉。

对此,塔利班方面也自有安排。他们在8月15日夺取政权后,就积极联络包括潘杰希尔残军在内的全国各大势力召开“大支尔格大会”(即由部落长老、教士及社会贤达组成的国民大会)。在塔利班组建政府并与全国各地大小军阀谈条件的过程中,其武装力量也通过对该国最后一股大规模割据力量的围剿行动,展示了新政府的控制力,以及对大军阀割据的有限容忍。从8月31日开始,塔利班部队即兵分四路,分别从西南处的潘杰希尔谷口以及西北、东北和东南的山地展开围攻。于此同时,塔利班方面仍希望以优待条件将潘杰希尔残军请入临时政府。

到9月2日,驻扎在潘杰希尔的残军仍然大搞宣传攻势,其每天“击毙数百”乃至“上千”塔利班的战报让很多分析人士颇为迷惑,以为潘杰希尔军不日即将出关夺取喀布尔。结果9月3日后双方接战,媒体皆惊。(Getty)

遗憾的是,随着潘杰希尔残军提出继续割据谷地、要求新政府30%席位且喀布尔当局不得派员监视等越线条件。塔利班方面最终忍无可忍,双方9月2日谈判破裂之后,塔利班武装即在72小时内展开突击,到5日一举冲入山谷,分割包围残军,并在6日占领马苏德家族府邸。

此举不仅意味着马苏德家族在潘杰希尔几十年的割据被连根拔起,它也意味着阿富汗自1979年赫拉特事件后引发的各地军阀割据已暂告一段落。除塔利班内部的哈卡尼派系之外,阿富汗全境已经不存在割据范围超过一个省的大军阀。塔利班方面也由此第一次具备了建立一个符合自身国情的统一政府的基础。

当然,阿富汗长期战乱的现状终究是难以一蹴而就的。该国各地依然有大量中小军阀割据;除此之外,“伊斯兰国呼罗珊省”(ISIS-K)等反塔利班的恐怖组织也仍在活动中。塔利班当局能否持续反恐并按此前对话时谈及的那样“打击东突”仍待观察。

但无论如何,当下的塔利班当局总算在基于阿富汗普什图族传统(Pashtunwali)的廉价秩序中确立起来了,并因此呈现了接收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外援,进而“实现和平稳定,重建美好家园”的一点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