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二号外交官疑取消访华 并非北京拒绝对话

撰文: 黄治金
出版:更新:

美国国务院7月15日发布消息,美国副国务卿舍曼(Wendy Sherman)将于7月18日至25日访问日本、韩国和蒙古等三国。媒体之前曾爆料她此行访问中国天津,和中国外交部副部长谢锋举行会晤。美方因何疑似取消中国行程,具体原因不明,但据说和一些技术性的安排有关。

舍曼计划访华的消息早在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结束欧洲行时就已传开。当时恰好是白宫公开宣布筹备中美元首习拜会之际,拜登下半年的外交重心开始转向中国。所以她筹备访华的消息有一定的真实性,并且至少被两家国际媒体引证。

而且,舍曼是美国国务院的二号人物,此次亚洲行已经是她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第二次访问亚洲。5月底和6月初,舍曼曾访问过印尼、柬埔寨和泰国。第二次亚洲行仍然不包含中国,她此行“绕着北京”访亚的意味就更浓了些。

2021年5月31日,美国副国务卿舍曼访问印尼。(Reuters)

对于美国政府这种绕着北京的访问,北京已经习惯,见怪不怪。但事实上,这种外交“作秀”的成分更大一些。此次舍曼访问日韩蒙,所讨论的问题其实大多和北京有关,包括朝鲜半岛安全、疫情防控和全球卫生安全、气候变化和疫情后经济复苏等。

如果没有北京的参与,美方所谈的这些议题大多只是和盟友协调立场,不会有大的进展。只有同时和北京接触,这些议题的沟通才会有一定的意义。从这个角度看,舍曼迟早也会安排一次访华。

而且,舍曼计划访华也是要为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访华铺路。布林肯在阿拉斯加拒绝了中共外交官杨洁篪的访华邀请,之后总要找个借口和时机回访中国,为拜登寻求的“习拜会”启动相关筹备工作。舍曼访华计划推迟,也意味着布林肯访华计划的延后。

拜登将自己的盟邦外交视为一种“对华优势”。(AP)

在外交层面,尤其是大国外交,北京原则上不会拒绝对话,并且一直主张通过对话管控分歧、稳住双边关系,进而解决共同关切。对于舍曼,中方外交官也很熟悉。她也曾参与伊朗核协议的多边谈判,立场和克里(John Kerry)一样,相对比较温和。中国也愿意与这样的美国外交官打交道。

但拜登的贸易保护主义,或者特朗普式策略,已经将中美置于不同的对立面,尤其在科技和人权领域。比如,白宫围绕半导体、电池、稀土等关键产品供应链发布的报告,不但处处借中国威胁或挑战渲染美国国安风险,而且还引入了社会公平和工会利益等内政议题。也就是说,“中国威胁”或“中国挑战”已经是拜登推动内政议题的不二法门。

目前拜登所打的牌全是香港、新疆等务虚层面的议题,手段还是单边制裁。尤其在新疆问题上,相关制裁举措表面上看是为了保护所谓的人权,实际上是为了维护自己的产业利益链。

北京明白美国的政治周期和美国政客对外决策时的内政考量,策略上自然不会排斥和美国的对话。但是,如果美国只知道出于内政利益展现对华强硬,总是想着通过盟邦外交和制裁施压的方式逼着中国回到谈判桌,北京就有理由改变策略,在外交上展现强硬和不妥协的姿态。

无论是美方取消舍曼访问,还是延后,或者是被中国拒绝,都能说明当前中美关系的微妙之处。尤其是拜登政府透露出有意举办习拜会之后,仍在香港和新疆问题上加大对北京的施压,甚至考虑对相关中国官员实施制裁。这种两面派的做法,只会让中美外交处处设障。面对华盛顿两面派的做法,北京也不可能有求必应地和美方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