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贝佐斯巨富“隔空交火”是私人资本的太空争霸
“为了最快要数年之后才能投入使用的柯伊伯(Kuiper Systems,亚马逊旗下)卫星系统,现在阻碍星链网络(Space X旗下)的部署并不符合公众利益。”——1月26日,面对老冤家亚马逊创始人兼行政总裁贝佐斯(Jeff Bezos)透过公司发布的批评,刚刚力压贝佐斯跻身全球首富的马斯克(Elon Musk)毫不客气地揭球面具,点明柯伊伯的“落后”。
导致贝佐斯如此不顾商场颜面发难的导火索是于去年12月初Space X从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以下简称“FCC”)那里拿到的为期10年,总计10亿美元的“美国乡村数字化基金”——该基金旨在为数以千万计的美国乡村或边远地区家庭建造高速卫星网络系统——同时,在后起的柯伊伯系统正想追赶星链网络之际,Space X的马克斯却要求FCC容许其卫星放置于较原计划为低的高度,此举却被亚马逊高调批评为执意“窒息竞争的尝试”。
对于以亚马逊为代表的卫星通信领域“后起之秀”来说,考虑到马克斯疑似阻碍竞争的举动,贝佐斯旗下公司因此发难也自在情理之中。
行文至此,这似乎只是两大私人资本之间在航天领域的互掐。但如果把观察视角拉长拉大的话,则会发现一副颇为复杂的航天产业图景。其中,私人资本、国家队乃至外部强权交相缠绕,难解难分。
去年6月Space X的载人龙飞船首试成功之时,外界舆论对私人资本在航天领域的强势崛起惊呼不已。必须承认,这种惊叹是有现实依据的,因为彼时Space X在航天领域的异军突起已经让该领域内某些老字号国家队坐卧不宁了。
面对龙飞船单名宇航员5,800万美元的“最优报价”,自2011年美国全面停飞航天飞机以来,长期承接美国大空总署(NASA)载人航天业务的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坐不住了。
俄联邦分管科技工业的副总理兼国家航天集团总裁罗戈津(Dmitry Rogozin)在试射成功的次日即表示,俄方正在考虑把载人发射单价从之前的8,600万美元降至7,000万美元以下,以便与Space X竞争。
在载人航天之外,Space X在常规火箭发射领域同样有着不俗成绩。今年1月24日,就在马斯克与贝佐斯互怼的两天前,SpaceX顺利完成其“小卫星搭便车”计划的第一次任务。
猎鹰9号火箭一次将143颗卫星送入轨道,发射了包含政府和私人客户的133颗卫星以及SpaceX的10颗星链卫星。此次发射不仅开启了全新的太空拼车时代,还创造了单次发射卫星数量的新纪录。
从上述成就来看,以Space X为代表的私人资本集团在航天领域似乎已然拥有某种与国家队平起平坐乃至在条件合适之时叫板后者的力量。
然而,如果细究新千年以来的航天产业发展历程,尤其是当中国家队与私人资本之间的微妙互动关系时却不难发现:迄今为止,私人资本在航天产业内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充当了国家队的辅助性角色,虽然这一“副手”角色有着愈发明显的走强之势。
更为重要的是,私人资本在航天产业的壮大通常是国家队受制于种种因素,而有意放手培养的结果。
以航天第一强国美国为例, 2003年2月发生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坠毁事件让彼时NASA的业界声望与公众信誉都遭到沉重打击。
在事故发生的次年,当时的小布什(George W Bush)政府就宣布NASA旗下的所有航天飞机将在完成国际空间站建设任务后全部退役,同时按比例削减NASA的科研项目和财政预算。
受到官方与主流舆论双重夹击的NASA为全力挽回声誉及损失,不得不在2005年首次向私人资本开放此前完全为国家队垄断的航天产业,其中载人航天的“公私合营”计划受到了NASA高层的重点关注。
从2005年至今的16年间,NASA拣选出一系列被其专业评估认为有潜力或资质的私人控股科技公司,从人才、资金及技术层面出发,进行了全方位的帮扶与培养。
最终脱颖而出的两大幸运儿是Space X和波音集团,考虑到波音集团长期以来与五角大楼的特殊关系,这里面“货真价实”的私人资本只有Space X一家。得益于NASA言传身教般地全力扶持,加上初创型高科技企业的迅猛冲劲,Space X乘势崛起。
不仅在载人航天领域成为独树一帜的新秀,还将这一红利“外溢”到航天产业的其他环节:由马斯克策划,Space X一手打造的星链计划就是这一新晋玩家在载人航天之外的最为引人瞩目的闪光点所在。
不过,在Space X风光无限的背后,反映出的仍然是当下航天产业中国家队主导,私人资本陪跑的基本格局——文章开头马斯克与贝佐斯之间围绕国家队主导的航天项目所展开的激情互批即是这一格局的生动写照。
更为残酷的现实是,从当前情况来看,培养出像Space X那样在航天产业中共挑大梁的私人资本,或许只有第一航天强国美国才能做到——这是以其自冷战时代以来令其他强权望尘莫及的天量资金投入为前提的。
在美国之外,俄罗斯自苏联解体之后在航天产业上一落千丈,在普京(Vladimir Putin)当政之后才勉强接续着苏联的老本。欧洲太空总署(ESA)的预算投入只有NASA的零头,中国虽然在航天产业上紧追慢赶,但目前尚不具备培育出Space X量级民营航天排头兵的条件。
因此,毫不夸张地说,让私人资本在航天产业中共挑大梁的场景,当下只可能是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才消耗得起的“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