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共分裂 中印2021年首场对峙已上演
到1月4日,尼泊尔的政治环境仍处在动荡中。现任总理奥利(KP Sharma Oli)于2020年12月20日强行解散众议院引发的危机还在继续。
危机背后,随着中印两国的高层代表团分别在12月27日和29日抵达加德满都,“评估局面”并会见各路政要,中、印两国的对峙已经逐渐从幕后走向前台。
第一大党的分裂
以奥利、普拉昌达(Pushpa Kamal Dahal)为首,在2018年重新合并的尼泊尔共产党已出现了严峻的内部问题。
尼泊尔共产党诸派系在联合了两年之后,仍因政见不合引发纠纷,点击看解说
在奥利12月20日解散众院后,奥利本人带走了部分部属,以前尼共的两大派系“毛派”和“联合马列”也变成了奥利派与普拉昌达派,虽然奥利派系麾下议员有限,尚不足以根据尼泊尔法律另立新党,但无论如何,曾经的尼泊尔第一大党已经实际分裂,部分心急的新德里观察家甚至急急喊出“奥利亲华政府瓦解”。
到2021年1月,尼泊尔的政治格局已发生了一些变化,其政治格局也退回到了2018年尼共合并前三党互斗的局面。
一方面,代表尼共原毛派势力的普拉昌达已和代表尼共原联合马列势力的内帕尔(Madhav Kumar Nepal)在1月2日宣布抵制奥利解散众院,普拉昌达还在4日宣布要“与所有政党进行协调”,一同抗议解散众院。
另一方面,此前最先宣布“抗议”的尼泊尔大会党首脑,前总理德乌帕(Sher Bahadur Deuba)却已在1月3日暗示与奥利和解,尼泊尔大会党方面甚至还披露了奥利一侧“轮流掌权”的许诺。这种局面很容易让人回想起2016年到2018年间,普拉昌达和德乌帕轮流掌权、分享18个月总理任期的事情。
尼泊尔回归传统
必须承认,普拉昌达、奥利和德乌帕三人的关系,只是展示了尼共“毛派”和“联合马列”以及尼泊尔大会党这三大派系相生相克的传统格局。
但考虑到在德乌帕担任总理期间,尼泊尔发生了取消中国企业修建水电工程资格的事件;普拉昌达的家小也都在印度,这两人都被新德里方面认定为“亲印”人物。对印度来说,这一系列信号足以展示尼泊尔左翼政权的“瓦解”,以及“亲华”政权的疑似完结。
新德里媒体截至2021年仍津津乐道于中国“避免尼共分裂无果”。《印度斯坦时报》称,中国驻尼泊尔大使侯艳琪曾在2020年内多次斡旋尼共党内纠纷,还在尼共分裂前夜,与尼泊尔总统班达里(Bidhya Devi Bhandari)紧急会晤,但这一切努力大多于事无补。
有资料显示,北京对尼泊尔共产党2018年2月的合并似乎“出力甚多”,因此,尼泊尔当局的风波虽无法明确证明印度得利,但只要“中国利益受损”,新德里的观察家们就会报以掌声。
中国的实际诉求
不过,环顾被印度、尼泊尔媒体紧密观察的中国代表团12月27日至31日的行程,观察家们也能发现北京对尼泊尔的态度并不像新德里猜测的那样。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郭业洲的加德满都之行也并非单纯“试图避免尼共分裂,维持被指亲中的奥利政权”。
根据印度报业托拉斯(PTI)、《加德满都邮报》等媒体消息显示,郭业洲一行四人12月27日先行抵达加德满都,会见奥利、班达里等政要。到28日,郭业洲又前往普拉昌达宅邸,与其谈及“尼共团结”与“中尼合作”等事项,并当天在稍晚时候前往内帕尔下榻饭店举行秘密会谈。
此后,郭业洲又分别会见了德乌帕和社会人民党(Janata Samajwadi)党主席亚达夫(Upendra Yadav),其中后者还曾在2020年12月上旬组织过“保王党”示威,要求尼泊尔“恭迎王室回国复位”。
在2020年12月初,中国防长魏凤和也前往过尼泊尔
印度《印刷报》(the print)认为,在尼泊尔正在进行的政权博弈中,中国其实不支持任何特定的政客或政党,会对愿意顾及到中国利益的各种组合伸出橄榄枝。当新德里斤斤计较所谓“中国支持的共产党政权”时,北京的目光实际已集中在尼泊尔的全部政治派系上:无论是奥利、普拉昌达、德乌帕还是“保王党”上台,只要他们不妨碍中国“一带一路”的实际利益,那么中国就会支持他们。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从2013年不丹地方选举开始,南亚小国的政治斗争都可以折射出中印两国的政治、经济影响力。在包括喜马拉雅山脉的南亚地区已日益成为地缘战略活动的爆发点之际,中、印两国彼此的外交活动,也将成为外界观测事态发展的关键指标。尼泊尔的国内政治激化,也在逐渐转化为中印南亚战线在2021年的第一场风波和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