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内阁|国务卿布林肯:对华强硬的温和派
美国当选总统拜登(Joe Biden)11月23日公布了内阁人选,包括国务卿、国安顾问等人。其中,布林肯(Antony Blinken)将出任美国国务卿一职。
布林肯与拜登共事有近20年的时间,曾在奥巴马(Barack Obama)政府时期担任常务副国务卿。既是拜登的心腹也有着丰富的外交经验,布林肯会如何处理美国的外交政策备受关注。
对华文读者来说,或许更为关注布林肯会如何处理中美关系。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的第二任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对中国的态度非常强硬,站在了对抗中国的前线。
拜登上台后大概率会推翻特朗普的对华政策,作为主管拜登团队外交事务的布林肯又会呈现出与特朗普政府时期何种不同的战略和策略?拜登与布林肯都曾在奥巴马任内担任要职,两人会完全照搬当年奥巴马的对华政策吗?这些问题我们还不得而知,但或许能从布林肯此前的一些表述中得到一些答案。
对华定位不同。特朗普政府将中国定位为“最大战略对手”后,基本上是无底线地打压。在这一点上,布林肯9月在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采访时将中国视为“对美国构成的最大的挑战”(it's the biggest challenge we face from another nation state),认为中国“是我们在经济上、技术上、军事上,甚至外交上所面临的来自另一个国家的最大挑战”。“最大挑战”虽不如“战略对手”那般敌对,但比奥巴马时期将中国视为“伙伴”和“竞争者”带有更多的疑虑和担忧。
拜登提名布林肯担任国务卿,中国官员对布林肯并不陌生,点大图浏览:
中美是否脱钩?对于特朗普谋求推动与中国的脱钩,布林肯是坚决反对的,9月22日,他对彭博社记者说道:“与中国完全脱钩是不现实的,也是适得其反的,这将是一个错误。”他认为中美有竞争的一面,也有合作的一面,这基本上符合奥巴马时期“竞合”的中美关系状态。
如何与中国竞争?与特朗普的“单打独斗”不同,布林肯强调与盟友合作,建立“民主国家联盟”,基本沿袭了奥巴马时期的路线——重视盟友和伙伴关系、价值观等。布林肯7月在哈德逊研究所的讲话中提到,中国一直以来将美国所拥有的联盟视为美国的核心力量来源,而这“正是中国不曾享有的”。他批评特朗普的政策削弱了美国的联盟,尤其是在亚洲,“正中中国下怀”。因此,“遏制中国要从修复盟友关系开始”。9月22日,他再次强调,拜登会专注于通过与盟友重建关系来扩大美国的战略影响力。
但布林肯还提到了另外一个关键:“优势地位”(a position of strength)。9月23日,他与美国全国商会执行副总裁布莱恩特(Myron Brilliant)进行线上对谈时称,“重点不是谁对中国较强硬或软弱,而是谁能拿出较有效策略,保护及推进美国安全、繁荣与价值,并让美国在与中国打交道上能处于优势地位”。
在布林肯看来,中国带来的挑战与他们的实力无关,尽管它正在崛起,更多的是美国自己造成的弱点。因此,美国要“寄希望于美国自己和美国的工人,“这样两国关系就会更多地按照我们的条件而不是他们的条件向前发展。”简单来说,美国要继续维持全球的领导力应“打铁更需自身硬”。
特朗普四年的中美关系高开低走,与盟友之间的关系也紧张,点击大图浏览:
贸易问题。特朗普政府时期掀起了与中国轰轰烈烈的贸易战,不过,在布林肯看来,特朗普的贸易协议是失败的,因为它没能解决美中两大经济体的系统性问题。同时,他也表示,拜登支持有必要时使用关税,但会制定更为广泛的计划,包括将一些关键物资的生产回流美国。奥巴马在新书《应许之地》(The Promised Land)中谈及自己“本可以在贸易问题上对华更为强硬”,说明了他对使用关税这一武器的纠结。从布林肯的表态中可以猜测,拜登保留使用关税这一选项的可能性也非常之大。
人权。与特朗普不太关注意识形态和人权等议题不同,民主党偏向于人权和民主等话题,布林肯认为,全世界目前正出现民主的衰退,而中国正试图利用这一点。可以推测,人权很可能会成为拜登政府抨击中国的一个议题。不同之处可能在于奥巴马时期关注西藏人权,现在拜登团队可能转向新疆人权。
布林肯出身于外交世家,有着多年的外交经验,他不会像蓬佩奥这样为求上位而对华采取极端、对抗的思路,在处理与北京的关系时会更为理性、专业。同时,布林肯曾在奥巴马政府任职,包括沙利文(Jake Sullivan)等在内的外交团队也都效力于奥巴马,他们的对华政策不可避免会带有奥巴马的痕迹。
经过过去四年的时间,中美都发生了变化,两国难以回到奥巴马时期,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也难以为继。“对华强硬”已经成为两党的共识,拜登和布林肯在面对中国这个“最大挑战”时需要对美国的对华政策进行一番调整,扭转特朗普时期的一些单边做法,当然也不排除延续特朗普时期的一些手法。但布林肯总体上还是要延续奥巴马时期中美两国“斗而不破”的状态,以中美的大局为重,在强硬的同时也要随时调整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