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欢迎美国老大哥回归 印度的莫迪却是另一回事
尽管还存在一些程序上的不顺畅,但拜登(Joe Biden)料凭至少279张选举人票,2021年1月20日接管白宫已经成为难以撼动的事实。他的竞争对手,现任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拒绝认可这一结果,这或许给拜登的白宫之路制造一些有限的麻烦,政权交接的象征仪式可能会缺位,但特朗普如果不愿体面退场,对于外界而言,也就是增加了一出总统被强制驱离椭圆办公室的闹剧。不过,特朗普的家人们,已经开始为他承认失败搭建台阶。
配合拜登胜选气氛营造的,除了美国的主流媒体之外,还有来自欧洲以及美国的亚洲盟友的贺电,截至目前,包括德国总理默克尔(Angela Merkel)、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英国首相约翰逊(Boris Johnson)、加拿大总理特鲁多(Justin Trudeau)、日本首相菅义伟在内的多国政要已经公开向他表示祝贺。
刚与特朗普政府签署了基本交流与合作协议(BECA)的印度,也给拜登发了贺电。印度赶在美国大选之前与美国举行双边“2+2”对话并签订该协议,此后还迎接了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的来访,双方的互动不可谓不热络,以至于外界纷纷得出结论,印度已经彻底撕掉不结盟的外衣,凭借这一纸协议,成为了美国实质意义上的盟友。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林民旺在接受《香港01》采访时指出,美国大选结果出炉,让曾喊出“特朗普时代已经来临”的莫迪陷入尴尬。
赶在美国最终官方确认程序之前,欧洲各国迅速表达对拜登当选的祝愿,毫不掩饰对于“老大哥”回归的期待,与之相比,印度和台湾加入庆祝队伍,更像是小心的试探和示好。
拜登有一个印度裔的副手贺锦丽(Kamala Harris),但这对于印度试图建立与拜登政府的亲近感并没有过多助益,贺锦丽曾对印度在克什米尔的做法提出批评,指责莫迪政府废除赋予印控克什米尔地区“自治地位”的《宪法》370条,推动议会通过带有教派歧视色彩的《公民身份法》修正案等,侵犯了克什米尔地区人民的权利。当拜登首次以胜选总统的身份,喊出“重建美国灵魂”时,也意味着,接下来的美国政府将重振自由民主灯塔之价值观,曾被特朗普政府忽视的障碍也将再度横亘于印美之间。
林民旺分析认为,拜登不是莫迪期待的人选,主要原因还在于,拜登对于巴基斯坦的地区角色要更为看重。巴基斯坦前总理扎尔达里(Asif Ali Zardari)曾给拜登授予“巴基斯坦新月勋章”(Hilal-i-Pakistan),感谢他“一贯支持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Imran Khan)也在7日很快祝贺拜登赢得大选,并强调期待与拜登合作并致力于在阿富汗和该地区建立和平。
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印度的外交战略调整,林民旺认为,印度奉行了要让中美走上对抗的“不归路”的策略,这样印度才能从“两极对抗”中谋利。从某种程度上看,拜登上台,在对华问题上将会回归理性,即便与中国的对抗战略方向不会改变,但松动的空间足以让印度的“两极对抗”获利战略陷入更大不确定性。
莫迪上台之后,印度政府的外交定位从“平衡国”走向“领导型力量”,印度试图扮演南亚领导者角色,重塑南亚地区国际关系的野心逐渐清晰。林民旺就指出,印度已经将中国视为实现目的的最大阻碍。
毫无疑问,莫迪需要一个能与之战略高度协调的美国政府,一个不会因为人权等问题对他提出批评的伙伴,特朗普政府是最好的选择,这意味着,当珍惜美国灯塔身份的拜登政府上台,莫迪在中美两个大国之间的游走必然不会像之前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