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选2020|四年后再为特朗普如丧考妣:台湾何必入戏太深
美国大选尚未落幕,但开票过程中的峰回路转,不仅美国选民看的胆颤心惊,身处太平洋彼岸的台湾民众,心情也随着特朗普(Donald Trump,川普)与拜登(Joe Biden)的选情不断翻转而跌宕起伏。
美国总统大选自然是全球瞩目的大事,各地民众也都对这个世界强权的领导者是否易主、未来走向又将如何变化感到好奇。相较于其他地方食花生的心态,台湾民众则显得更加入戏,从紧张到担忧、欢欣鼓舞到愁眉苦脸、愤怒斥责,许多并不熟悉美国政情的民众也纷纷翻起美国地图、研究美国选制,台湾人对这场选举的关心程度,比看待自身选举还认真。
绿营和台派支持者对特朗普自然是情有独钟,认为其连任将有助于提升台美关系、抵抗对岸,甚或协助“台湾独立建国”,特朗普也因此在台湾拥有大多数的“死忠粉丝”。而当美国当地时间11月3日大选当天,绝大多数州胜负已定,仅剩内华达、威斯康星、密歇根、宾州、北卡、乔治亚等地尚在激战时,不少人已开始激动狂欢,尤其是特朗普夺得关键摇摆州佛罗里达时,台派更笃定特朗普已赢得该次美国大选。
许多名嘴或绿营侧翼也迫不及待在社群中与特朗普一齐发表“胜选宣言”,有人嘲讽“拜登可能真的失智了,票开成这样还说会赢”;也有人提前表明特朗普之所以会连任,是因为“反中”已成为全美最大共识:更有不少人嘲笑美国民调失准、并要求那些预测拜登会胜选的人“出面负责”,连民进党中常委都戴上特朗普的口罩,在Facebook上高喊“我川威武” (特朗普台译川普)。
但在特朗普自称“在我看来我已经胜选”后不久,也即台湾时间11月4日下午傍晚,原本保持领先的威斯康星、密歇根和宾州的邮寄选票开始大量开出拜登支持者的选票,且根据票数计算,拜登只要拿下威斯康星的10票、密歇根的16票,便能以最低门槛的270票顺利当选。
情势出现这般转变后,原已提前庆祝的侧翼和名嘴们显得无比尴尬,一时间不知如何反应,网民们则纷纷咒骂民主党选举舞弊、民主已死,要求美国司法介入、重新验票,更有人将之归咎于“中共渗透美国大选”所造成的结果。
在短短不到12小时的时间,台湾主流舆论从欣喜鼓舞,瞬间转变为极度的愤怒与咒骂,原本与特朗普共建“台美美好未来”的蓝图似乎已逐渐成为泡影,尽管蔡政府在嗅到风向转变后不断向外界释放讯号,表示“挺台”已成美国政界乃至全民共识,不会因谁当选而有所改变,可是台湾人的“亡国感”仍难以平复,且对于拜登可能胜选无法接受、也不能理解美国人的选择,其情况远甚于香港舆论中的类似情况,“作票”的阴谋论在台湾舆论中不断发酵。
但不论如何高喊“我川威武”,特朗普终究不是竞选台湾总统,不会也不需要为台湾的前景负责,美国民众在投票的时候,当然也不会考虑投给谁对台湾前景有利,就算美国总统大选可能牵动两岸关系与台湾的未来发展,但如何在局势的转变中寻求对自身最有利的方向,也是台湾人要自己思考面对的问题。
就跟面对中美两强抗衡时相同,本应看戏的台湾入戏太深,硬是化身为剧中人。从选前对特朗普的大力吹捧、对拜登的极力抹黑,再到如今对选举胶着的焦急与批判,台湾仿佛真的成为“美国第51州”,比任何美国人都还愤怒地呐喊“选举不公、民主已死”。
还记得4年前的此时,台湾舆论多有担心特朗普当选将不利于台美贸易,会舍弃友邦而“亲中”,并为此如丧考妣。如今,特朗普选情的不利又再次让台湾不少人心碎,只是原因却是完全相反。
然而,当4年前蔡英文致电特朗普祝贺其当选,双方进行10多分钟的对谈之后,台湾“讨厌特朗普”的舆论风向便已随之改变,特朗普也成为“史上最友台的美国总统”,倘若拜登真的当选,谁又知道他会不会从“亲中卖台”的老人家,被操作成新一代的“拜神”呢?
即便现在拜登选情占优,但美国总统的大位最终奖落谁家,现在尚未可知。香港01也已在近期“武统迫近”系列报道中指出,美国对台海局面的态度不会有太大变动。但唯一可以肯定的事,结果不会因为台湾人的愿望或喧嚣而有任何改变。
因此,台湾人大可不必入戏如此之深,更不须为此造成社会撕裂与对立,而应从这场选举中得到启示,许多事情到头来还是操之在己,盲目将他人视为“台湾唯一的救星”,将命运完全交由他人掌控,最终也只是活在“被卖台”的惶恐中拿以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