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选】滥打中国牌能助特朗普连任吗?
美国2020年大选共和党党代会按计划8月27日结束,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接受提名,正式成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过去三天,共和党党代会发言者和特朗普有意强调“中国威胁”。特朗普政府也通过行政及外交手段,从贸易、台湾、科技等领域多方面施压中国。党代会期间,美台就传出特朗普政府对台出售反舰导弹的消息。
特朗普及其竞选团队明显有意夸大“党外”和“国外”威胁,以此提升因为疫情和经济衰退而拖累的选情。“党外”的威胁主要指民主党,以及被特朗普家族和幕僚包装为“左翼”、“社会主义分子”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Joe Biden)。“国外”威胁主要就是中国。如果说2016年大选美国大选的外交主题是俄罗斯,那么此次大选最大矛头便是中国。
可以说,为了提升选情,特朗普甚至不惜牺牲美中关系发展的大局。除了全面打中国牌以外,特朗普及其团队在党代会期间也提到了有限的外交政绩,比如以色列和阿联酋建交、将美国驻以大使馆迁往耶路撒冷。
那么,在外交领域宣扬中国威胁,或者强调在中东的政绩,对特朗普竞选连任选情,究竟有多大的影响?
外部因素如何左右美国大选
从19世纪初到一战期间的100多年里,新生的美国基本上只关注内部事务,国内经济与民生福利等议题基本上主导大选结果。二战期间,经济与民生依然主导大选,之后也多了种族问题。当然,这一时期,外部战争对选情的影响也比较直接。小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领导民主党能够主政20年,和打赢外部战争有一定的关系,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内政上没有建树。二战至冷战初期,“自私”的美国并没有因为外部战争而牺牲国内经济与民生福利。这也是民主党政府内外协调的结果。
冷战期间,选举政客眼中的“外部威胁”依然存在。艾森豪威尔(Dwight David Eisenhower)的副手尼克逊(Richard Nixon)基本上利用反共立场助选,与此同时,他们又将共和党包装为“和平之党”,将民主党批评为“战争党”。但艾森豪威尔能够连任,经济依然是主因。因为艾森豪威尔结束了朝鲜战争、发展国内经济的红利延续了一段时期。列根(Ronald Reagan)连任则主要是内政经济搞得好。老布什(George W.H. Bush)利用列根经济学红利,成功当选,但连任竞选时,此种红利逐渐消失,即便他外交上颇有建树,也未能连任。
由此看来,唯一能和特朗普“连任选举”对比的就是艾森豪威尔和列根两位总统。其中,艾森豪威尔和特朗普都是在没有担任过民选公职的情况下当选的共和党总统。但不同的是,艾森豪威尔在冷战背景下有很高的军方背景和声望,在那个历史阶段,有一定的助力。自那以后,还没有哪位参选的军人能够当选。
特朗普执政虽然以列根为楷模,他的税改政策也是遵循列根经济学逻辑。但在新冠肺炎及贸易战等因素影响下,税改红利很快消失。
另外,和列根、艾森豪威尔等20世纪美国总统不同的是,特朗普竞选所面对的国内外背景也是前所未有的。其中重要变量包括全球化、美国白人地位下滑、少数族裔选民激增以及种族矛盾的不断激化。特朗普2016年能够当选,某种程度上就是反全球化、白人势力推动的结果。
特朗普仍在伺机升级中国牌
根据美国的选举传统与记录,内政一直是大选的决定性因素,外交对大选也有影响,但都是次要的。1924年,当时的威尔逊(Woodrow Wilson)民主党政府的国务次卿戴维斯(Norman Davis)曾说,一个政党的外交政策通常穿着和国内政策同样的外衣。这句话意思是,内政影响外交,外交则是内政的某种延伸。比如,特朗普执政三年来,凡是内政上面临阻力,他都会诉诸外交公关予以缓解。但这种外交公关终归还是要服务于他的内政需求。
现在,寻求成功连任就是特朗普首要内政需求。但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特朗普连任压力加大,而升级打中国牌就成了他转移国内注意力、提升选情的最佳手段。
美国选民对外交的感知过程比较缓慢,通常只关心自己的生计和福利,也就是国内经济状况。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特朗普将国内经济衰退和抗疫不力归因于中国,其实也是利用外部因素聚焦国内。他的竞选团队甚至将民主党和中国共产党捆绑,视为二者视为共和党政府的“共同敌人”。特朗普这种做法就是牺牲外交利益,服务于内部选举需要,用中国因素来攻击民主党和拜登。
但从民主党党代会来看,拜登阵营比较明智,只聚焦国内,并不想接盘打中国牌,也不想借力打力进行还击,毕竟民主党作为在野党没有外交优势可以发挥,特朗普在外交上也没有选民憎恶的危机。而且,为了以防万一,拜登阵营在党章表述中删除“一中”表述,巧妙避免了特朗普“拜登对华软弱”的攻击。
这不代表特朗普会放弃在外部做文章。未来60多天,特朗普依然会通过升级中国牌来提振选情。一种方式就是像艾森豪威尔和尼克逊那样打冷战牌,加大意识形态对抗宣传,以此吸取选票。特朗普政府这一趋势目前来看并没有缓解。
另一种方式就是和中国等美国眼中的敌对国发生短暂、局部军事摩擦,比如在南海的误判走火。在这种情势下,特朗普会通过展现危机时刻的领导力提振选情。这一点从美军近来频繁进入南海、近距离侦查中国沿海就可以看出。这是特朗普在重振经济无望情况下的冒险举措。
但只要国外没有大型持久战事,美国选民的关注视角依然在国内,即经济是否会有起色、疫情能否缓解以及疫苗何时上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