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售F-16V战机 台湾心情复杂
若说暂停陆客自由行和“封杀金马”是北京正式在2020年台湾大选中参赛,那么日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对台出售F-16V战机,则可说美国也正式参与了比赛。这是继1992年后,美国首次对台出售F-16V战机,此前别说是两岸的军事观察者,就连美国主流媒体,普遍都不认为特朗普政府真会对台出售F-16V战机,现在各方均关注大陆下一步会如何做。
台湾政府过去心心念念、屡次求购F-16V战机,美方始终未答应。中美爆发贸易战后,美方将出售F-16V战机给台湾的传闻不断,但评论员多数认为这会破坏中美台三方过去的“惯例”。显然,如今局面早已不能用“过去惯例”来推断。
对于华府决定对台出售F-16V战机,大陆国台办表示,美方应停止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错误讯号,任何势力都不要低估中方捍卫主权的决心和能力。国台办同时对台湾总统蔡英文放话,警告“向美国缴纳高额保护费,最终只能成为弃子”。中国外交部则表示:“美国对台军售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严重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国主权和安全利益,中方对此表示坚决反对”,中方可能根据形势,采取必要的措施。
对台军售 “挣大钱的生意”
中美贸易战、香港议题,再加上对台出售F-16V战机,都让此刻的中美台三方关系更显微妙。台湾政府近日公布了2020年度的整体国防预算,金额为蔡英文上任以来最高,显示不光是美国将“台海议题”升温以对抗中国,蔡英文政府更有意让形势升温,以催谷选票。
当然,对于特朗普而言,对台军售更可能是一门“挣大钱的生意”,而非什么复杂的国际政治考量。另一方面,在贸易战开打后,北京恐怕也知道会有这么一天,毕竟现在中美关系“好也好不到哪,坏也坏不到哪”,双方能用上的工具,自然都得用上。
再说直白一些,中美双方已经在台海问题上摊出各自的工具,或许美方工具稍多,或许势均力敌,但中方愿意为台湾用上的“重要工具”、愿意付出的代价,绝对高于美方。
在此情况下,台湾虽有“主动选择哪一边”的权力,但能使用的工具相对少很多,若无法平衡两边,则必须承受另一方的全盘报复(且难以反制)。比如蔡英文当选后认为大陆挤压台湾国际空间,因而台方只能与美国交好,这个策略主要能平衡内部矛盾(如拉擡民进党自身选情、证明蔡英文政府不是毫无作为、宣泄人民情绪),但若大陆再进一步采取措施挤压台湾经济,承受的还是台湾人。毕竟,台湾没办法如美国那样来一场贸易战,与对岸较量。
这让台湾在中美之间陷入了一个尴尬的窘况。上至蔡英文政府,下至基层百姓,从2016年起就堕入一个尴尬循环:高呼亲美抗中、经济不能依赖中国,然而中共若动用“经济牌”,基层百姓又会上街,要求政府解决生计问题。在中美之间,台湾如何寻求最大利益?三年多了,这个问题蔡英文政府仍然未想清楚。
中美谁“拿下”台湾民意?
台湾是如何在中美之间左摇右摆、尴尬无奈的?从一个现象可一窥端倪。
美国出售F-16V战机的新闻一出,台湾舆论反应热烈,蔡英文政府的声势也水涨船高;另一方面,大陆暂停陆客自由行,部份台湾旅游业者投书媒体叫苦,但在网络舆论中并未掀起多少波澜。显而易见,现时台湾的舆论讲求“政治正确”,抗中亲美、“美国是台湾的国家安全屏障”等声音占据主流,但一涉及到民生经济议题,例如意识到两岸贸易占台湾出口额的多数,又或台湾影视业人员感叹“为了前途不得不赴对岸”时,“要有发展就去对岸”的声音也会占据主流。
也就是说,台湾社会出现了明显的断层,“政治上依赖美国,经济上依赖中国”成为普遍认知,台湾舆论希望“美国能代替台湾教训中国”,但同时赴大陆实习者、工作者、谋出路者络绎不绝。台湾人在“国家安全”上亲美抗中,但又难以否认美国对台的经济影响力已不如对岸。于是,台湾整体在“现实”与“精神”上出现了割裂,舆论上抗中,现实中两岸各产业连结紧密。
连带台湾政府也“性格分裂”,比如台湾总统过境美国,在美国大学内呼喊“大陆对台用经济利诱,危害台湾民主”,结果大陆收回部份“经济利诱”,台湾基层叫苦,台湾政府便立刻指摘对岸“政治介入经济”。台湾在文化与价值观这一块确实深受美国影响,但在现实议题上又紧紧地被大陆掐住—最经典的例子当属台湾青年,成长于“自由民主”、言必称“言论自由”的30岁以下年轻一代,又是台湾赴大陆意愿极高的一代。
现实、无奈、“不这样做又能怎样”的尴尬夹杂在一起,这才是台湾主流对大陆、乃至于中美之争下台湾角色的真实想法。不光是台湾青年,就连民进党内部,都有人不断抛出期望改善两岸现况的声音,因为谁都知道,台湾得罪不起大陆与美国任何一方。
中美台关系,对台湾而言根本不能是零和游戏,若台湾政治人物为了选举,丝毫没有顾虑基层人民真金白银的损失,不断将“选完再说”挂嘴上,那除了不负责任一词之外,真的无话可说了。
大陆出手 台湾分裂
基于台湾整体“现实被迫亲中,精神又想亲美”,在网络世界中,台湾政府喊的民主口号、采购军备,都使台湾舆论高涨;但在另一个现实世界,在大陆因为反制蔡英文政府而伤及台湾基层生计之后,台湾离岛澎湖、金门、连江县三位地方首长在8月12日齐聚北京,与大陆国台办主任刘结一会面。这一举动,对于台湾中央政府而言,就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的最佳证据—你要抗中,跟我(地方基层百姓)没关系的话,我没意见;但若影响我的生意,那抱歉,我这个地方政府得顾及百姓的生计。
北京有统一台湾的决心,台湾则有“守护民主自由”的诉求,两者之间自然会有一定的冲突,民意对立是很正常的,这也是为何台湾政府在其中需扮演关键角色。两岸较量从来都是比经济实力、比影响力,“今日香港,明日台湾”这种口号能在Facebook引起广大共鸣,但无法解决任何困境。若政府以口号为先,带头忽视现实问题,则台湾民间只能在网上“逞口舌之辩”,实则体虚,各行各业人才因为经济不振,只能出走“敌国”。长此以往,台湾内部除了弥漫“至少我们有民主,要有发展自己走”的无奈同温层,并无太大实际意义。
两岸关系确实已经走到了
一个逼近沸腾的对立点,政府毫无政治互信,中美贸易战里台湾明显站队,大陆指摘民进党政府介入香港局势,民进党则指摘“一国两制失败”,这些都让两岸关系走上一条危险的钢索,稍一不慎局势就会急遽恶化。蔡英文政府在香港议题上“捡到枪”,靠着“支持香港”这个口号得到台湾年轻人的支持,又靠军购议题获得“美台关系果然友好了”的舆论反馈。毋庸置疑,过去三年民望低迷、九合一选举大败的蔡英文,正把这些政治操作当作救命稻草。
民进党当然该知道全面与大陆为敌的风险。喧嚣过后的现实,往往更残酷,蔡英文若真靠着“抗中”连任总统,往后如何改善台湾经济?但是,现在的台湾政府满脑子只有“选上了再说”。台湾年轻人现在常自嘲“吃芒果干(亡国感)”,甚至有人说“吃芒果干已经超过了韩国瑜的发大财”,因为前者还比较可能发生。对比一下二十年前台湾面对大陆时的自信,如今的情景是何等讽刺?
大陆方面,此刻中共必然正在观察台湾民意会如何选择。大陆已经对台湾打开天窗说亮话,自由行和金马奖断了,下一个会是什么?是台湾仅剩的邦交国,还是两岸之间的农渔品贸易?还是其他两岸之间的经济协议?对台湾基层又会造成什么冲击?台湾民意在此情况下是会认为“两岸还是和缓一些”,还是仍决意全面抗中?
上文节录自第177期《香港01》周报(2019年8月26日)《特朗普售F-16战机 台湾心情复杂》。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