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将访法国 与马克龙有甚么好谈?
中国外交部周一(18日)终于为传闻已久的习近平访欧之行定调:习近平将于周四(21日)开展一连六日的欧洲国事访问,其中除了因参与“一带一路”而在欧美掀起争议的意大利外,他亦将到访摩纳哥及法国。
另一边厢,法国总统马克龙周日(17日)才因黄背心暴力骚乱再爆,而要取消度假,返回巴黎应变。此时访问,马克龙与习近平到底可以谈甚么?
欧盟对华新策略:是敌,还是友?
正当习近平即将访欧之际,除了意大利将会签署有关“一带一路”备忘录的消息外,欧盟委员会上周也公布了《欧盟-中国:策略性展望》(EU-China – A Strategic Outlook)的文件,似乎代表了马克龙等亲欧派欧盟国家领袖对中国的策略性转向。
文件以关于和平与安全、海外投资、中欧经济关系、5G管制、中国在欧投资安全风险等议题的10项建议行动为主体;其中更将中国定位为欧盟的“系统性对手”(systemic rival),备受外界关注。
诸如POLITICO及CNBC等西方媒体,都认为文件显示出欧盟对中国的“担心”,因而将采取“更强硬的行动”去应对中国挑战。如果马克龙所属的欧盟建制如此视中国为敌,习近平此时到访法国,与马克龙还有甚么好谈?
虽然文件直指中国是“经济竞争者”(economic competitor),更是“推广另一套管治模式的系统性对手”,然而两者在欧盟的角度下都归入“策略性伙伴关系”(strategic partnership)的层次,可见欧盟的对华策略,绝不能以“敌我二元”的框架作区分。
《策略性展望》望内多于望外?
细看各项建议行动的内容,欧盟“策略性展望”的主要对象更似乎并非中国,而是对于欧盟进一步整合甚有疑虑的成员国,诸如匈牙利、波兰、意大利等。
即使在被外界认为明显要对付中国的项目上──诸如“对欧盟公共采购市场海外投标者的管制”、“海外国家拥有权和国家资金对欧盟内部市场的影响”、“5G设备进入欧盟市场的安全问题”、“对欧盟关键性财产、技术及基建的海外投资安全风险”等──文件所强调的皆是欧盟要寻得一套“全欧盟”的统一机制去处理,而非要禁止风险国进入欧盟市场。
其实,文件在称呼中国为“系统性对手”后,就马上指出欧盟所需的是“一套灵活、务实的欧洲整体进路”,更点明欧盟及其成员国要达至其对华关系的目标一定要“完全团结”,更举出诸如“16+1”等有11个欧盟国家参与的对华合作框架为反例。
由此可见,欧盟并非要以中国为敌,而是在疑欧势力崛起的形势下,呼吁欧盟成员国要以“欧盟”为统一单位应付对外关系;中国,却是这个“外”的最明显例子。
在了解《欧盟-中国:策略性展望》的核心精神之后,我们其实不能看出习近平与马克龙将会谈论甚么。
“习马会”的可能话题:非洲投资合作
自去年11月黄背心运动爆发后,马克龙一直无力外顾。不过,自马克龙1月开展“全国大辩论”,亲身到各地与基层市民代表举行长达几个小时的讨论后,其民望已有回稳,由12月的23%回升到今天的31%;而法国民众对黄背心的支持民意也由12月的68%高位下降至今天的49%。
马克龙见势在外交上也积极起来,除了在3月初发布“欧洲复兴”的宏愿外,他上周又到访东非吉布提(Djibouti)、埃塞俄比亚及肯尼亚3国,签下30亿元欧盟的合作协议,其中包括肯尼亚首都内罗毕(Nairobi)的地铁项目。
虽然多有评论指马克龙此举是要抗衡中国在非洲飞跃上升的影响力──目前中非贸易已是法非贸易额的3倍以上──然而,对法国全球影响力颇有雄心的马克龙,其实是想借法国从殖民地时代在非洲(特别是西非,以及占地理关键的吉布提)的法语区优势,重新建立法国的国际地位,与中国因素关系不大。
此外,马克龙亦心知法国已并无足够的经济实力,去取代中国在非洲的地位;反而,如果能与中国合作在非洲的第三方国家进行投资,似乎更符合他投资非洲的雄心。
中欧投资合作的难关
在《欧盟-中国:策略性展望》中,其中一项重要议题正是要宣扬欧盟在国际投资项目上,对债务公开、可持续性、妥善管治等标准。由此可见,中国与欧盟在此等海外投资项目上正有合作空间。
同时,据路透社消息,意大利在“一带一路”计划上的合作,也将以欧盟多个成员国早有参与的亚投行作为融资机构,而非惯常的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等。由于亚投行的融资运作较符合欧盟的要求,此等安排也可见中方与欧盟合作的诚意。
然而,对于马克龙此等以欧盟整合为首要政治愿望的人而言,中国与欧盟国家合作还有最后一道关卡──那就是外界对“与华合作或威胁欧盟整合”的忧虑,例如“16+1”的建设,正是欧盟成员国不以欧盟为单位与他国合作的实例。
由此可见,如果中欧经济合作正是习近平访欧的首要议题的话,如何化解“中国与欧盟”与“中国与欧盟个别国家”两种关系之间的拉扯,正是习近平与马克龙将要解决的最核心问题。